[水影诗]. 《说文解字》“兔”

标签:
娱乐文化情感图片歇后语 |
分类: 诗情词韵 |
感谢网络图片
兔。
笼中,宠物。
草原家,荒野户。
月亮之上,蟾宫卯畜。
舔手谢恩人,蹬鹰防卫术。
一心捣药神话,胆小三窋庇护。
眼红急了咬昏官,豁嘴唱歌玩哑语。
缺鼻以此为荣,短尾光宗耀祖。
蹦跳似龙飞,奔腾如凤舞。
两耳直立,茫然四顾。
地穴生,天堂府。
阴柔,洞主。
兔。
![[水影诗]. <wbr>《说文解字》“兔” [水影诗]. <wbr>《说文解字》“兔”](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感谢网络图片
在中国,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瑞兽。古书《瑞应图》记载:
“赤兔大瑞,白兔中瑞。”那时,各地发现白兔之后,多要载歌
载舞献给朝廷,显示君主贤明、海内大治。据记载,汉代建平元
年、元和三年以及永康元年,3次向朝廷晋献白兔。古代的野生兔
子毛色多为灰褐色,白兔极为稀少,是一种变异现象,因此被古
人认为是“中瑞”,献给皇上。我们今天让你看到的白兔,它是
由地中海穴兔人工驯化而来。事实上,在中国境内的野兔中也有
白兔,如雪兔,生活在长白山区,全身缟素,耳尖乌黑,是国家
二级保护动物。
在汉代以前,古人认为兔子无有雄者,那么它们怎样繁育后代
呢?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兔“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雌兔只须对月亮飞一飞眼就“有了”,虽高科技所不能及。而“
吐子”,则是兔子的由来。这种看法到了汉代被纠正,《木兰
辞》有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分得很清楚。在《说文
解字》中,“兔”同“逸”,即飞奔。古人早就认为兔的最大特
点在于奔跑。现代科学发现,兔的奔跑时速可达70多公里,比马
跑得还快。兔在安静时心率为205下,它的鼻后部裂口很大,便
于大量吸入氧气。这些特征恰如《孙子兵法》所言“动如脱
兔”。《淮南子》中也说“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由于兔
是食草类动物,因此被赋予躲避危险的才能,这也是进化的恩
典。
兔儿爷,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产物,造型生动诙谐。兔儿爷披挂
大将军行头,威风凛凛地骑在老虎身上,深受儿童喜爱。兔子在
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耳长,呈管状长在头侧,可摇动,便于侦
听四方的声讯。
在民间的传说中,属兔的人以及兔年的人们可以步步登高。
兔
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它的前后肢比例为5∶9,因此宜于上攀
而拙于下降。步入兔年,天下众生幸借此兆,飞速发展,步步登
高。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它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
与
人类的生命、人们的美好的希望密切相连。由“兔”字派生出的
汉字并不多,但都很有特点。例如,“逸”是一个会意字。兔子
跑得快称为“逸”。《说文解字》等书都认为“逸”字表示兔子
“善逃”。这表明,兔子当之无愧的长跑冠军。于是又有“奔
逸”、“逃逸”、“逸失”、“游逸”、“隐逸”、“安逸”、
“逸闻”、“超逸”等语汇。《说文解字》解释说:“冤,屈
也。”意为兔子在网罗栅栏之下,不能逃脱,只有屈从,不能舒
展。引申为冤屈。于是有“冤枉”、“不白之冤”、“鸣冤”、
“申冤”等一系列词语。而兔子居有冤之首。可见可爱的兔子最
值得人们同情。
“兔”与“菟”相通。“菟”就是牵藤寄生的草本植物“菟
丝”,也叫“菟丝子”,又名“女萝”,或写作“兔丝”。
“兔”添“土”旁为“堍”,指桥梁两端靠近平地的部分,即上
桥之处。“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对应,汉代王充《论衡》
说:“卯,兔也。”二者组成我们的生肖“卯兔”。“卯”的本
字描画的是草木出土萌芽的形象。《说文解字》说:“卯,冒
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在十二时辰中,“卯”时是指早晨5
-7时。
因此,“卯”表示春意,代表黎明,充满着无限生机。“兔
子”以其机敏驯良,乖巧可爱的秉性,早已成为人类的朋友,老
百姓一直把它视为吉祥之物。我国神话中的《嫦娥奔月》,与之
相伴就是玉兔。人们虚拟出一个凡人不可企及的“广寒宫”,让
玉兔在桂花树下抱铁杵捣药,降福人间,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古之文学作品常将“玉兔”喻为明月,有“金乌西坠、玉兔东
升”,“冰兔半开魄,铜壶微滴长”之说。《孙子兵法》有“动
如脱兔”;《淮南子》有“兔子走火如马则追风逮日”;《三国
演义》有“马如赤兔,关公千里走单骑” 之说。
唐诗中有《小白兔》一首,
新秋白兔大于拳,
红耳霜毛趁草眠。
天子不教人射击,
玉鞭遮到马蹄前。
明诗中有《白兔》一首,
夜月丝千缕,
秋风雪一团。
神游苍玉阙,
身在烂银盘。
露下仙芝湿,
香生月桂寒。
姮娥如可问,
欲乞万年丹。
作者通过人与白兔共鸣和态度,从侧面揭示了小白兔的静美
与可
爱,手法十分高妙。
兔子是非常聪明的动物之一。中国有句成语:“兔子不吃窝边
草”,讲的就是兔子顾及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生存地盘,具
有环保意识。小精灵留住窝边草不吃,窝边草是用来藏身用的,
把它吃了,岂不是把自己暴露在敌人眼里自取灭亡,保护环境就
是保护自己……成语说:“狡兔有三窟”,讲的就是兔子具有忧
患意识,凡事都必须留有余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
井”。兔子刨土打出三个洞,为自己准备三个藏身之所,以谋求
避祸之道。杜甫白说:“鹏碍九天须却避,兔藏三窟莫深忧”。
人们嘲笑兔子:“该长的不长,不该长的却疯长”,当指兔子的
耳朵和尾巴吧。兔子耳朵虽然长,却不干“包打听”的坏事。其
实兔子耳朵长大而又可摇动,便于侦听四方的声讯,兔子“听觉
灵敏,嗅觉敏锐”,在夜间数百米内能体察周围动静,以便及时
保存自己,避免灾难。而成语“兔子尾巴长不了”,是断言各种
不良现象必然短命,原意与兔子毫不相干。
有只不幸的兔子撞昏在树上,被某君捡了便宜,讲的是战国时
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
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成语“守株待兔”告诚人
们不要死守狭隘经验,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与兔有关的歇后语也还有不少,如:兔儿爷满山跑——还是归
老窝,兔子的腿——跑得快,兔子的耳朵——听得远,兔子的
嘴——三片儿,兔儿吹笛子——嘴不严,兔子的尾巴——长不
了,兔子跟着月亮跑——沾光,兔子看人——红眼了,兔子拉
犁——心有余而力不足,兔子跑到羊群里——小而精,兔子逃
跑——不回头等等。
神话传说兔的称呼:
“月精”、“月德”、“明视”、“讨来”、“跳猫子”、“舍舍迦、“卯畜”、
“缺鼻”、“三瓣嘴”
含“兔”字的歇后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