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拥抱一下孩子吧

(2012-02-14 21:33:55)
标签:

育儿

家长

拥抱

中国

德国

分类: 兰/教育

今天竟然想提提父母与孩子的拥抱问题。在德国时没觉得,回来后有了些感想。请看我的体会。

 

地点:德国

"今天你拥抱过孩子吗?"

这是若干年前,当福福上小学二年级时,他的班主任老师把我请到办公室,对我的提问。

我说:"...今天我...好像没有。"

她说:"请您一定每天至少拥抱孩子一次!别忘记,一定要拥抱!至少一次!"

那天回家路上我一直在琢磨着这句话,难道它很重要吗 ?

 

且说当年那次老师找我谈话,是例举了福福的一系列问题。我才发觉,原来他过得不太开心还很叛逆。

那时我总在忙工作,总在忙着小佑佑,或忙着什么什么,却忽视了福福。

改!从此,我做到了只要想起来,一天至少一次慈祥的拥抱。很快,福福又变得快乐和顺起来。

 

这句话就从此被我记住了。回想若干年来,有意无意中这个简单的动作,

却让我不知不觉地克服了很多育儿的困难,从中受益着。胜过翻看各式育儿书。

 

习惯成自然。

身在德国,我于是就学会了像身边那些孩子的父母一般,不厌其烦地,送时拥抱,接时拥抱,有事时抱,没事时也要抱一抱。就这样,还是被福福佑佑多次指出对我的失望,嫌我不够热情。"你看,谁谁谁的妈妈来接时,总是远远地就张开双臂,抱起孩子时还转个几圈。" 看着他俩一脸羡慕的表情,他俩就希望我应该和小伙伴的妈妈们一样才合格。让我这个向来以矜持为美德的传统中国妈妈还得接着学!

 

为什么我现在又想起写这些呢,是因为我们回到中国后,这个习惯成自然有点好像自然不习惯了。

 

地点:北京。

那天我送福福去新学校入学,当一系列手续办完,跟随班主任老师穿过长长的走廊,走到班门口时,老师对我说:"好,我带他进去上课,您可以回去了。"说实在的,当时我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回国,住校,福福长这么大头一回面临大挑战。我希望他能行。于是千言万语,化为一个给他祝福的拥抱,然后我们对拍三次掌,我为他鼓劲!他笑着进班去了。不想事后,班主任老师对我说,她很吃惊我当着众人对孩子那么自然的拥抱,母子关系这样和谐,另她羡幕。难道咱们国内的父母分别时不和孩子拥抱吗,回想我小时候,倒还真没同父母拥抱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咱们新一代的父母如何做的呢,我倒不太清楚。

 

现在,每当周五我看到他们的校车开来,就看到俩个孩子在车里也同时看到了我,高兴地向我招手。

一下车,他俩马上给我一个大大的见面拥抱。尤其福福的高个子,当街熊抱我时,总是引起四周一系列向这边瞟来的目光。佑佑还问我,在中国,我们班的同学妈妈来接时为什么不抱一下,只是叫,妈妈好!

 

记得在德国时曾听到大点的孩子对父母说:"。。。请别抓住我,但请拥抱我。" 嗯,还真是,尤其在我们对孩子束手无策时,其实他/她只需要你张开双臂去拥抱一下,这个拥抱的语言谁都懂,问好,友谊,安慰,保护,

信任,抱歉。。。就够了。

 

这里我并没有崇洋媚外之心,只是通过这些年养孩子的体验,觉得常常拥抱孩子,是很有人情味的一件事。

简单的一个动作,却是一个最好的礼物,一个最好的营养,送给孩子。可它产生的效果却是魔法般的好!

所以我提议咱们国内的家长们也养成多拥抱孩子的习惯吧!

尤其在孩子还年幼时,养成这个习惯,那么到孩子少年时一个习惯的拥抱,胜过你对他千言万语的唠叨。

而且,相信将来孩子会去拥抱整个世界!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8EN00SIGG.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新春祝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