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愁红惨绿:悲剧的美感

(2016-06-07 08:44:22)
愁红惨绿:
       悲剧的美感

                        方飘鸿  

       愁红惨绿,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倾倒的一种“悲剧美感”,曹雪芹沿袭了这一高贵的“美感情愫”,他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情同此境,发心可谓极具佛学思想的“大悲悯情怀”,这种高贵的情怀,在文学艺术的殿堂里,千百年来一直如教堂的十字架一样,被清供在拥有高贵心灵的人们心中。
       “愁红惨绿”原是中国古典诗词里的一种“美学意象”,以喻比受风雨摧残的“才子佳人”的凄美人生。
       孔子云:“君子见人之厄而悯之,小人见人之厄而幸之”。
       有深度思想者,对于“悲剧”,必生悲悯,亦生美感!
       譬如莎士比亚悲剧系列,譬如读《红楼梦》……而凉薄的庸愚者,对于“悲剧”会心存不解,幸灾乐祸。一言以蔽之:
       恻隐之心,高贵者之人性;
       谗曲之心,卑劣者之人性。
      ……
      真正意义上的高贵之人,都具有“高贵的悲悯之心”。全世界无出其右。
      我终于明白,陈丹青为其导师木心先生所做的一切,以最深致的情愫为木心先生奔走呼号?为木心先生的文集出版以及返国养老,两件人生大事所尽之心力,出于景仰?抑或出于“悲悯的体恤”之情?
      木心说:
       “只有深度的思想,才能产生深度的友谊”!
       他们之间,是师生之情?抑或是“悲悯之情”?!
      木心一直不认为陈丹青是一个“具有诗意”的男人,的确,陈丹青那双如炬的眼睛看似少了一点“忧郁之美”!然而,陈丹青为木心所做的一切,让我感受到一种“诗性的激情澎湃”!看来,木心对于他的这位弟子,有失偏颇?其实,木心何其智慧,焉能不知陈丹青虽然写不出“诗性的文字”,然而,其心底里亦暗潜着一股诗人的“血质”,那样激情,那样多情,那样纯情!
       他们师生一场,亦师亦友,真是人生之大幸!
       我突然觉得陈丹青对于当代文化的贡献价值,不在于他在美术领域的油画方面的声誉,而在于他在文学领域的“人文情怀”!他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是对于当代青年的引领与拯救!
       而我,对于木心的仰望与崇拜已然超过了此前所有崇拜过的古今文化大家(行走在文学艺术这条朝圣之路,我们难免见异思迁……这样的仰慕非是出于“私爱”,而是出于“见贤思齐”耶!),盖因木心的“身世命运"引起了我深度的“同悲之感”,然而,木心是“悲剧”么?似乎,他的悲剧并非人们可以理解的( 陈丹青能理解,而我也能理解 ),木心的人生,偏离了世俗意义的“成功轨迹”与“人世常态”,所幸,陈丹青极尽个人之力,唤起了整个文学艺术界对于木心“人生价值”的关注与报偿!这使得木心的“悲剧”得以“转还”?此是陈丹青的一腔报答之心,然而,对于木心,我想,应是“云淡风轻”,“可有可无”?一定是的!
      木心:他以自己的“态度”,在人世间活出了“别样的姿态”,他的孑然一身,孤苦伶仃,原本属于“愁红惨绿”的美学意境,我不能说陈丹青破坏了这种“美学意境”,陈丹青作为艺术家,焉能不知“悲剧美学的价值”?而我感激陈丹青为木心所做的一切,因为,使我得以终于见到了木心的文字!!!这世上,竟然有如此魅力的存在?!!!
      我对于“孑然一身”的俊逸之士向来“怜恤并敬重”,甚而崇拜!譬如“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我会想象他的内心有多孤傲,又有多丰富,才能在芸芸众生中“以孤绝的姿态傲然独立”?!
 
      木心先生说:
      “我认识很多人,却始终无友谊可言,遇事只在蘋南书屋中默想,默默做决定。我靠在窗前栏杆上凝望漫流的河水,想起那些传记中的艺术家的轶事,他们的不幸,也还是幸。”
      “蛰居于蘋南书屋,我这个寝馈于欧罗巴文化的惨绿少年,一入江湖深似海,很难适应学习周旋……”
      木心这段文字,与我心境何其相似乃尔?!
       他以“惨绿少年”自居,而我何尝不可以“愁红”自居?!斯是何等“贵族似的骄矜”?我们身体内流淌这何等相似的“诗意血脉”啊?!
       我居浣花溪畔落雨草堂,窗前偶尔飞过一只白鹭或飞鸿,总是令我为之感动,再感动!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什么样的人生才称的上“悲剧美感”?
       木心选择了“孑然一身”,这样的人生注定了充满故事与悬念,令人流泪也令人景仰!
       我喜欢梁启超先生那一句:“幽独之人当别有怀抱”!
       此是“于无人之处的高视阔步”啊!
       木心先生作为音乐鉴赏家,画家,诗人,文学家……这种多重的艺术身份以及他自身的完美夙求,他的精致,唯美,以及思想深度,以及由此而生出的自重,自傲,自恋,自享……很难在人世间遇到一个与之“匹配”的神仙伴侣……木心何等智慧,焉能不堪透世俗婚姻生活的繁重与琐碎?他不想走入婚姻而失却“飘然不群”的人生,此当是一种“独步人生的美学漫步”耶!如此诗意唯美的瑰丽人生不被大众理解也是情理之中事矣。
       如今,经历了纷繁世事我亦忽然有了一种如入禅境的“清樾”: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一朝风月,万古长天!”
         ……
       木心先生说:“诗人艺术家注定要在人间承受苦难,但是,文学艺术又可以使诗人艺术家具有金刚不坏之心,在人间建造美仑的天堂……”
       罗曼罗兰说:“生活中有一种英雄主义,或浪漫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回报以歌……
        以悲剧的生命形态,创造美丽的生命质感,柔而不弱,哀而不伤,是东方美学的极致境界。
       我们所处的时代,“平庸”作为世间常态,可以理解。然而,对于别人的“悲剧人生”予以残忍的危害或冷眼则是“卑下的人格”。
       不论男人女人,真正高贵的品质是“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古人说:“但凡美的,尽皆怜惜,尽皆赞叹,此是人性极佳之处”。
    
       一个女人,要有怎样洁净不染的纯美之心,才能使玉壶不得生垢?
       清洁心灵之垢,方能脱俗清丽耶!心存美好,方能春风大雅……
       
        
                                                          2016年5月26日于浣花溪畔落雨草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