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君子惺惺相惜
(2013-01-20 13:50:37)
标签:
杂谈 |
我见君子
方飘鸿
《诗经.草虫》篇语云: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遇,我心则夷……
天下君子是一家,君子见君子,一如英雄见英雄,惺惺惜惺惺……
张中行先生在他的《负暄琐话》里介绍一位鲁迅的朋友许丹:
“恍惚记得鲁迅在文章里提到他,他字季上,是深专英文的。四十年代晚期住在北京的什刹海北岸,我去拜谒他,见到他,印象是:不愧为鲁迅的朋友,果然气度不凡,形是清秀,白净,神是深沉,淡薄……一望便知骨气洞达”……
在我眼中,追随鲁迅的必是“磊磊君子,坦荡荡,敢为天下人立言的率性之人”!
吴冠中,陈丹青,都是鲁迅的追随者,我亦是。我从来不以为一个女子,除却温婉柔和而不能“骨气洞达”。玫瑰与梅花,虽然娇妍,然而,与身带刺,那刺,非是伤人之,而是自我捍卫之。天下爱之“威严凌厉”者譬如恒河沙数……
我喜欢袁枚夫子之句子:
“满腔热血酬知己,一双冷眼看世人”!
即使其言如此犀利,我亦相信袁枚先生其实是一位温文儒雅的绅士书生。
鲁迅先生说:
“真理大哭,乃是文人无行(无德)”!
文化小人对于社会以及文化君子的摧残毁坏,其罪孽是远胜于其它犯罪的,因为,他们的隐蔽性,狡诘性极易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病毒传播性,必导致天下大乱,道德崩溃……古往今来,儒林世界,才子才女多如恒河沙数,然而,有才而缺德,则必是乱世之祸魁!
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就是一部“儒林奇观”,儒林世界既有侠肝义胆的“斯文骨肉”,也不乏才情卓越,不让须眉的“女公子”!有提携才俊的豪雅缙绅,也有踩踏后生的文痞烂眼;有虽不中士而诗名天下的穷才子,也有招摇撞骗见利忘义的“羽扇小人”!
清末民初的官僚大文人《孽海花》作者曾朴显然是受《儒林外史》的启发而著书揭露“儒林丑恶”!
“知识份子堕入追求利禄的泥淖,成为道貌岸然实则卑鄙无耻的帮闲文小人的腐秽现象,如今最烈!”(《儒林外史》导读语)
士大夫的堕落,不仅令王国维先生羞耻,也令周作人先生不屑。
王国维先生那样恸哭的峨峨之语犹然在耳:
“世人不知耻为羞耻,士大夫不知耻为国耻!”
周作人先生在《甲申怀古》一文中,更是把士大夫堕落的顶点赫然揭示于国人眼前。
不见君子,我心伤悲!
天下正义之士,磊磊君子,莫不同悲!
身为读书人,处身乱世,即使身不由己被迫苟活与乱世,心中的底线是不可以丧失的。心怀慈悲,无欲则刚。即便不能做鲁迅,也可以做隐士,比如《五柳先生》或是《曼卿》似的逍遥野老,或是深居简出,静清和雅的寓公……
总之,一切卑鄙,猥琐,邪恶的丑行,都是有辱斯文而罪莫大焉!
……
古人云:率性谓之道!
鲁迅,吴冠中,陈丹青,方飘鸿……我们都是望之俨然,其言也厉近之亦温的率性之人。我的“冷艳”,总是受到一群自诩“温馨”的女性的诋毁,仿佛我缺乏“温馨的笑脸”?!
张中行先生在他的《负暄琐话》里对一位女演员有一段描写:
“中等身材,长发,总是嘻嘻哈哈说,嘻嘻哈哈笑。她的面容表情清一色,总是高兴到笑,并且还远于微而近于大,我是更愿意看到她沉静而带有轻微感伤至少是沉思的风度……”
中国戏曲里,嘻笑总是丫鬟,庄重的必是夫人小姐,此时艺术审美决定的。
古人云:“所谓馨香,不谄不戾……”
谁都知道“迷人笑容”的不可抗拒,可是,我确乎宁可关闭我的笑靥!
我在《我爱鲁迅》《幽灵的声音》博文里写道:
“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的精彩对白:
……
我见君子,惺惺相惜。彼见我者,何来窃窃攻讦?!
相关博文:
一:平民心态:谦和、知足、安分、尽责;
二:贵族精神:高雅、豪华、庄严、豁达;
三:文人修养:读史、赏画、吟诗、听琴;
四:侠义情怀:嫉恶、怜弱、凌厉、逍遥;
五:国士肝胆:忠勇、刚毅、凝重、宽宏;
六:书生风骨:傲岸、潇洒、悠闲、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