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霜雪雨雾
方飘鸿/文
晨起,又是大雾弥漫,如此稠密的浓雾,即使号称“雾都”的成都,也是少见的。入秋以来每遇雾晨,心情总是很别样,恍然不似人间的飘渺悠远……
将秦观的《浣溪沙》写在手机上,将这份雾中的美妙心境发送给博友: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莺无奈是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博友一复:“秦少游自是清词高手,所构香冷色丽,美妙绝伦也。”
另友复:“秦少游才子也,生平际遇极顺,以婉约词哀而不伤别开一家,晏小山而后,唯此君一人而已。”
善哉美言!少游之词,清虚婉约,精致隽永,已然美到极致!千百年以来,引后世无数知己心生共鸣,情致相似,心之所慕,莫不顶礼!
固执的以为秦少游此词作于成都,总觉得天下诗人入蜀天经地义,自唐代矣也,唐玄宗避难于蜀,天下文士随之纷纷涌入,开诗人入川之风。而北宋苏轼在此,黄庭坚,秦观在其门下,令天下诗人骚客莫不生向往。纵使天下奇观美景无数,而蜀地风物,自有一番诗意曼妙,泫然不与类同。
这雾,便是无以言述的诗词诱饵!
风花雪月固然入诗入画,而雾何尝不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景?常常觉得上苍这位神手不可思议,他以苍穹的浩渺为背景,挥洒巨笔大写意,给予我们山川大海,日出日落,春夏秋冬,等等变换壮丽的图景,让我们沉溺其中,无限感怀!
别人看气象预报是为的出行方便,“风霜雪雨雾”这些东西却总是令到我兴奋,仿佛在早餐的牛奶中加枸杞,麦片,大枣……是我全天的精神营养供给,有了它们,我便可以从相应的古诗词中找到同感,可以肆意的“小写意”一番,心下美滋!倘是一日无诗,便觉心下恍恍惚,怅然若失……“诗人病”是不治之症,任谁也救不了我的,呵呵,我的确是病的不轻……
很多人惊诧我的“诗人情态”,也有人“请教”我怎样写出好诗?而我回答:中国古人说“诗是神助”,西方人说“诗来自于星星”,总之,诗的造化仿佛非是人力!
我喜欢古人的诗词,喜欢和古人对话,觉得他们都很疯,很痴,甚而很狂!还很天真!诗无邪,如赤子!他们淳质奔放,真性疏狂,似乎略带点霸气,因而才情卓越;他们沉浸英华,清远超逸,而又大道雍和,睿智圆融,把人生之路做两极去走:从婴儿到壮年,从壮年走向童真,从开辟鸿蒙到彻悟归真,老子言“如婴儿乎”!
诗词之事,实实不易为之,非才情与素养完美结合不可,情辞,语境,美感缺一不可;能写文章者未必能诗,能诗者未必文章盖世,唐宋八大家以诗词之笔墨造就华丽之篇章,以激情与理性铸就文韬风华!怎不令人仰观而唏嘘太息!
诗词非是做学问,只是那种小感觉到位即可手到擒来的东西,然而,炼词造句却丝毫不能马虎,精致唯美是诗词的基本形态,而思想内涵,而艺术感染力……由此可知,诗词虽不是做学问,而真不比做学问易!
心怀悲悯,充满美感, 手摩心追,或许是条路径!
所幸我能如此的直露性情,直言肺腑!
2009年11月9日于浣花溪畔落雨草堂飘雨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