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吟馨
文/方飘鸿
一夜之间,我竟成了“阑芷阁国学书院”的名誉院长!
这是女儿方紫溪授予我的名衔。却之不恭为不尊,欣然受之。
女儿雏凤于飞,将自家的小阁楼布置成了学堂,我的藏画成了最好的布雅,断了弦的古筝与火烧木的书架,几张小矮机,一个立式画架小黑板,满屋子的书,以及几件高古陶罐,几方赏石,一些藤编玩意,几盆兰草,构成了一个小巧精致的“读书阁”!“阁”的字意是庭院里的建筑,敞窗可凭高远望,又或称书房,束之高阁之意……却都贴切!
女儿还为这个理想主义色彩的空间拟写了序文,请我润色:
兰紫阁国学书院简介
心如兰,气如芷,
以古典经典养如兰之芳馥气质,如玉之高洁精神!
一种古典情怀在兰芷阁生发,“国学复兴”在这里埋下小小的火种,以儒学经典启迪“礼之用,和为贵”,“通诗书,达礼仪”,使“精神贵族”越过千年飘扬出优雅神韵。
一席蒲团,一方木几,一方砚墨,一炉熏香……
观止篇篇经典美文,诵读首首千古诗词,在经典里感悟生命,在感悟里勾勒真善美,养浩然之精气神。兰芷阁文学书院提供这样一个书香空间,借孔孟鸿蒙,辟内心苍穹。建构最充实完满的精神家园。我们将用最充盈的美德传统灌溉这方乐土。
……
小女孩竟然平白的生出如此旧式文人似的“耕读情结”,让我想到许多名士文人的“退栖园”:
最为有名的是汤显祖的“玉茗堂”,他在此间完成的《临川四梦》成为了中国文学戏曲史上的经典著作,尤以《牡丹亭》璀璨光耀!与汤显祖同时代的孙璟在自己的“属玉堂”内,散珠吐玉,丝竹管弦,成就了《属玉堂传奇》!而徐渭这位“疏纵不为儒缚”的精神自由者,“以天地间一种奇绝的文字傲世”,在他的退栖园“青藤园芷”内,以追求个性解放,抒发性灵自由的狂士才具成就了他的书画,诗文,以及戏曲的传世经典。
李渔这位戏曲领域的传奇人物,其《闲情偶寄》,也是在他的退栖园(未考,请博友补充,偷个小懒)著述完成,这位风流到极致的名士文人著作内容包含戏曲理论、饮食、营造、园艺、养生等。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最最著名且被后世效仿最多的要数清代文学理论家袁枚夫子,他辞官后所筑“随园别墅”,并于此间写作的《随园诗话》,已然成为了风雅之风雅的代表。
……
女儿这一代80后人是很自由的,没有精神羁绊,敢想敢做,而且但凡都能做到或实现。女儿就这样不经意的实现了她的梦想空间,真是可喜可贺!她现在是一名教师,文字已经十分的成熟,无需我的润色修饰。
女儿当老师并如愿以偿,仿佛是天意命定!
我是相信命数的人,其中玄奥,真是神秘莫测!
人们常说3岁看到80。女儿2岁多时就喜欢用粉笔写字,画画,一日写的正来兴致,粉笔突然断了,令到小梦虫很懊恼,要求大人为她接上,大人“变”一支新的给她,她哭着扔掉,还让“接”,令人哭笑无奈!3岁时,幼儿园老师让会写字的小朋友到小黑板前写字,女儿写的是“屁股”,成为轰动全园的新闻(女儿读的省级机关幼儿园,是成都最好最大的幼儿园,有上千名儿童就读。小孩的小屁股很乖,我教她写的“屁股”二字。)女儿从小办家家也是“扮老师”,与她玩的小朋友闹腾,她模仿老师的口吻说“都闭嘴”!如此的童真童趣!真可乐耶!
与粉笔结缘,从上小学就崇拜老师,到成为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让人不由的不相信宿命!
很多人都以为是我的生活方式给予了女儿示范,她才能成为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其实,每个人的资质是上天给予的,父母是给不了多少的,“皇帝的子孙也要请先生教导”,后天的养培浸润重要啊!
女儿14岁乳燕展翅,写了青春校园小说,竟有20万字,好家伙,虽是青涩稚嫩,然生鲜可畏!16岁时,我敦促她将这部手稿输入电脑,修改形成正式小说文本:《开在16岁的荼靡》,是她中学生涯的“成长故事”,文字竟是童真中充满了机智与灵性,让我这个只接受“美文与经典”的“审美专家”啧啧称奇,叫好不已!
20005年我应北京中国画研究院书画名家何首巫先生之邀去北京见出版商,就是带着自己的小说和女儿的这部青春小说去的。出版商当即拍板与我签下出版合同,并预付了我5万元稿费。(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其实是她自己的稿费。我放到股市,全然不管理,结果跌去三分之二,仍然不管,结果又涨了对半。就如我的人生,沉浮起落,可见惊险离奇!)
《三字经》云:人遗子,金满楼,我教子,唯一经。
其实,“经”也未亲授过女儿,恐怕耳濡目染,的确是我营造的家庭艺术氛围对她起到了某些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我总觉得自己是不及女儿的,我当初在她的年龄没法与之媲美。
阑芷阁的题匾是女儿自己的手书,女儿在书法上的灵性来自月亮吧?因为,我是眼高手低,写的字自认为拿不出手,而女儿却是出手不凡!我的书房和客厅有几幅字,就是女儿的大作,小女孩真是大手笔,灵气逼人!
女儿学书法是以古人为师,我为督导,为她买了几十本法帖,各种形制的狼毫,羊毫,兼毫,清代的水洗,青花水滴,青花笔筒,镇纸,笔搁……文房用具样样雅致精巧,今年女儿摹写的唐太宗最喜欢的虞世南版《兰亭序》,整整4米的横幅,写的庄雅清正,好极了!可惜,她现在教书很忙,难有时间练笔读贴!遗憾哉!
因为何首巫先生的突然辞世,我们的作品出版一事发生变故。经此打击,受伤沉重不堪!我亦再无“重出江湖”之愿,因之才有了此前文章所载的“幽居与自禁”!以至于沦落到身无分文的“落魄境地”!我的退栖园命名为“浣花溪畔落雨草堂飘雨轩”,一长串文字代表的是凄美!恰恰与杜甫草堂毗邻,又似杜甫的困愁不堪,真是相得益彰!呵呵,大言不惭!见笑见笑!
女儿的阑芷阁,取的雅气不说,还很文气,让人不由的想到屈原之《离骚》:
以木兰芳草咏情抒志!
阁楼的夜晚是很美的,天窗之上有皎皎月色,星星闪烁。秋雨霏霏时,雨点垂直洒落玻璃上,像是老天在泼墨作一幅写意《秋窗风雨图》!阁楼上的兰花虽不名贵,可是枝条青青,葱茏着一种诗意的虚拟花香,很是芬芳!
“小月吟馨”是我找人为女儿刻的书法闲印,这份属于小女孩的优雅,或许是我内心对少女时光的缅怀!
女儿前世一定是我的丫鬟,今世做了我的女儿,要我这个神性的女子必须回到人性,为她料理一切!我是世间最艰辛的妈妈,独立将她抚养成人!
由于我的动荡飘泊的人生,带给女儿很多的颠沛,那份歉疚真是无语言述!为了补偿女儿,莫说做她阑芷阁书院的院长,即使做她的杂工,我也在所不辞,身为人母,那份母性是天然,况乎我原本是很夸张的母性!
这两日为她布置忙碌,没顾上吃饭,自动减肥成功,一举几得,心下美滋!
阑芷阁,很快会成为“国学沙龙”。因为,已有许多的女儿的学生家长前来参观,他们对我们母女的书院似的雅居充满了亲近感,相叙有期。
只是从此,我将告别我的清居幽禁,会重新与人面对面的相见。
我将怀念我的孤独岁月!
2009年10月12日于浣花溪畔落雨草堂阑芷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