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剧皇后”的养生秘诀

(2013-03-20 21:09:37)
标签:

北京人艺演员叶子

享年101岁。

长寿秘诀

分类: 养生秘诀

http://www.zhongx.cn/uploadfile/2012/0827/20120827035527695.jpg  

北京人艺演员叶子

     著表演术家、北京人艺演员叶子不久前因病逝世,享年101岁。叶子原名叶仲寅,曾参与北京人艺创建,并出演《日出》《北京人》《龙须沟》等名剧,最为知名的舞台形象是《龙须沟》中的“丁四嫂”,曾被誉为抗战戏剧演出的“话剧皇后”。叶子如何得享百岁高龄呢?她的养生秘诀都有哪些?

  秘诀一:晨起打太极活筋骨利肠胃

  叶子爱好体育活动,每天早饭前都要做一套老年操和打一套太极拳。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孔晓海主任医师就经常习练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好处他很有感触,“太极拳是一项安全且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有利于保持老年人身心健康。”他认为,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时比较容易让思想进入“静”的状态,对修身养性很有益。太极拳动作柔韧、稳定、缓慢、连贯,并且在习练时涉及全身各肌群和关节,在锻炼时通过各种柔和动作,配合呼吸运动促进心、肺、肠、胃等内脏的机能活动。不但有活动肌肉筋骨、通利肠胃的好处,还有调息养神的功效,很适合老年人练习。

  秘诀二:常喝牛奶润肌肤

  叶子从20多岁起开始喝牛奶,一直坚持到百岁,见过叶子的人都发现她虽然年过百岁皮肤仍富有光泽。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牛奶是补虚益胃,盖五脏的滋补食品,生津润肤的美容食品,对老年人皮肤干燥和便秘有特效。有人对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出现腹胀、腹痛、排气增多,可改用酸奶。

  秘诀三:不乱服药防伤身

  叶子晚年很少生病,即便生病也不乱服药。有时患感冒,服一袋清热颗粒就好了。她认为是药三分毒,服多了对身体有害。

  随年龄的增加,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在发生变化。机体脏器、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减退,尤其是心、肾功能的减退直接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清除。有统计资料表明,使用1~5种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使用6种以上药物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可见同时服用大量药物或长期不规范用药会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危害。

  王东旭建议,部分老年人仍存有“用药多,疗效好”的错误观点。实际上药量应力求适中,处方用药贵在精,联合用药不妨选些中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秘诀四:多写日记释放情绪

  叶子有个好习惯是写日记。年轻时演《龙须沟》,为演好丁四嫂这一角色,她最多每天写表演日记6000字。90岁时还不停笔。叶子说,正是日记锻炼了她的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专家介绍,写日记一种非常好的情绪表达和释放手段。此时,人们可以进入一种完全放松、自然的状态,更加真实地体验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进行肯定和鼓励,增加自信心。此外,通过这种记录,可以对情绪和生活进行梳理,从而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秘诀五:阅读书刊陶冶情操

  叶老活到百岁仍有阅读习惯,每天下午都会看四个小时的书或杂志。

  南京自然医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城生说,老年人读书、读报的确有益身心的健康。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宋代寿星陆游,晚年穷居乡间,常靠读书怡情,有“病中书卷作良医”、“读书有味身忘老”的诗句。明代于谦在《观书》中的切身体悟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爱。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研究证明,勤于读书能促进“脑运动”,有点像气功入静一样,能使全身保持协调统一,延缓衰老,预防老年痴呆症。(养生主网)

   大家多读佛教书籍,读经背经,听法师讲经会更好,不仅长寿,而且是永远的长寿,心灵彻底解脱,不再轮回,不再分段生死,不就是永远的长寿!《内经》就有“聚精会神是养生大法”之说。这更加证明我们念佛持咒让念头专注,不是散乱,不仅能帮助我们去极乐,而且也是养生长寿之法。——荣晗

文坛寿星养生 善忘者寿更长

藏传佛教的养生修炼方法

“话剧皇后”的养生秘诀揭秘高僧长寿的重要秘诀

  (待 续)  
揭秘高僧长寿的重要秘诀! 揭秘高僧长寿的重要秘诀!佛门养生十大秘诀

揭秘高僧长寿的重要秘诀!最好的养生方法——心境平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