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洛克菲勒”张弼士风水揭秘

标签:
张弼士张裕葡萄酒西河镇《人文中国行》风水 |
世界级客家名人张弼士这个名字,对现今不少人而言可能比较陌生,但说起风靡一时的张裕葡萄酒,相信很多人都听过。张振勋( 1841-1916),字弼士,号肇燮,客家八贤之一。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人,是著名的客属华侨实业家,爱国侨领、近代中国“实业兴邦”的先驱、张裕葡萄酒创始人,被美国人称作中国的“洛克菲勒”。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上,有一段镌刻的铭文写道:“公元1892年-清德宗光绪十八年壬辰,华侨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出身寒微
张弼士出生在不好的年代(1841年,晚清加速没落,刹也刹不住),不好的地方(广东潮州府大埔县,现为梅州市大埔县,地处落后山区),不好的家庭(父亲是秀才,教书兼行医,家境贫寒)。18岁那年,他和村里几个老乡,到汕头坐猪崽船(下南洋打工,俗称“卖猪仔”)漂洋过海,出外谋生。那个年代,闽、粤两省穷人下南洋谋生路,数以万计,少一个张弼士不少,多一个张弼士不多。没有人会想到,这一去,粤东穷山村从此走出一个华人首富。首富大多出身卑微。这一点,是真的。
华人首富
据张弼士堂侄、交通银行总核稽张赞成估计,到1890年左右,全盛时期的张弼士,全部资产折合白银达8000万两,比当时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还多,更比此前的江南首富胡雪岩的个人财产多出两三倍。张弼士成为富甲南洋的巨商,当之无愧的华人首富。
两朝显贵
在晚清,通过李鸿章、盛宣怀等当朝红人的关系网络,张弼士在“红顶商人”的路上越走越远。他曾三次获得慈禧、光绪召见,享受免行下跪应答的特权。1903年夏秋之间,获赏头品顶戴,补授太仆寺正卿。这时候,张弼士享受一品大员的待遇。此外,他还被清政府任命为驻马来西亚槟城首任领事,后又升迁为驻新加坡总领事。
渡劫成功
一红就死,这几乎是“红顶商人”的必然命运。胡雪岩盛极而衰,终遭革职查抄家产,郁郁而终。巨商如猪,养肥了是要宰的。许多盛极一时的首富,在政商的双头诱惑中迷失了方向,最终把手段当成目的,认定手段即是正义。这样,一遭遇政治的风吹草动,往往自身难保。
生荣死哀
马云说过,首富基本上没有好下场。如果有,张弼士绝对算一个。放眼历史,各色各样的大富商,包括人中龙凤的首富们,大抵都沿着两条路走到人生的终点:一条是激流勇退,赚够了钱,要么乘桴浮于海,要么散财保平安;另一条是一往无前,被越滚越大的欲望裹挟着往前走,直到人财两空梦一场。
1895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他拿出80万大洋振兴北洋水师;1900年,黄河大决口,无数灾民流离失所,他闻讯立刻在南洋募集百余万银两赈济灾民。
1915年6月13日,《纽约时报》刊出一篇张弼士特写,文章题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华人获此称号的,张弼士是第一个。
(竑缘.启瑞)
你可能不懂风水,但不会拒绝风水……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