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2018-11-13 09:04:04)
标签:

朱熹墓

风吹罗带

蔡元定

《玉髓真经》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朱熹像(来源:hi.baidu.com)


朱熹墓位于建阳市黄坑乡后塘村,自黄岗山数十里来龙,结作于九峰之下,气势不凡。然最为奇特、最具风水价值的,还是其结穴之形以及所蕴涵的与朱氏相生相合的风水意义。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朱熹墓卫星摄像图


朱熹墓自九峰而下,为低山渐下平洋,白虎砂开二指,青龙、白虎不似常形张开,而是略显羞涩地紧夹,砂首狭长如带,穴前沟壑交缠,左右两手同时弯向东南,再回转东向,联袂动静,共同进退,有如空中将落平地之物,大摇大摆,随风飘扬。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罗带(载《玉髓真经》)


黄坑飘带,意景是何等逼真。“风飘罗带”之名,由此而来。朱、蔡喝形,奇妙而精准。

龙分三势。其中仙带格,屈曲摆折,逶迤活动,如生蛇、如飘练、如之玄、如飘带。卜氏云:“脉若带连,何必高昂之阜是也。”宜活动摆折,屈曲悠扬,是得其本体。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风吹罗带(载《玉髓真经》)


就风吹罗带形穴,《玉髓真经》举二例予以论述。其一罗带形,张子微云:“下结心穴,以融会处取之,出侍从,奕世科名。”蔡元定评曰:“此地融会包缠,无可言者。但两肋随龙水,大直而长,主脱产,不甚高大长久。然亦主宗族蕃衍绵远,此盛则彼衰,彼兴则此替,循环起发,不出一姓之应也。仕宦固是不绝,然堂局果如图,则气象逼促,亦非过府大拜格局。”其二风吹罗带形,亦下结穴,以带紧处取之。

如《玉髓真经》所论,朱熹墓穴下结心,甚合规理。

朱熹墓结作,形显神藏,栩栩如生。表象是为风吹罗带,欲正确深入地了解其风水含义,还必须会其神。朱熹墓的“神”在哪里呢?

罗带,指丝织的衣带。朱熹墓虽名为“风飘罗带”,实质却为风水上较为罕见的“幡”。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幡(载《玉髓真经》)


幡,通“旛”。指长幅下垂的旗,有幡旆、旗帜之类。

《地理人子须知》将“幡”列为下格贱砂。原因是,“旛者,山脚飞扬奔走,长远或一里,或数里,如今人立旛之状”。此论有失偏颇,贵龙常有此,不单以砂形论贵贱。

幡形,前砂有之,不吉;作穴,或吉或凶。龙贵可为帝师、奉节,世代褒封;龙贱,则为僧道。

对于“幡”形穴,《玉髓真经》“朱雀名髓”列5格详论得失,例以白氏祖、吕氏祖之宝幡、竖幡,分别出九卿、正奏异科、专城持节。

蔡元定在幢形前砂中续论曰:“第三格本是上天梯,后龙得之大吉,前砂有此更有大吉。上天梯是各峰层叠而下。”

至于白氏祖宝幡形蔡元定曰:“本身虽未为奇。然前砂以玉楼、宝殿为案,所以贵也。”

关于吕氏祖竖幡形,蔡元定曰:“以常情观之,此形最难比拟。以为钗则尖阔,以为钺则后长,必踏后龙。见其如带而出,前分两脚,知其为旛也。此地之贵,全在祖龙起尊峰,前砂玉楼、宝殿,秀异朝应,所以贵也。”

所以贵也,全在祖龙、前砂。朱熹墓之“幡”,既是宝幡,更是竖幡。很明显,其所以贵,亦在祖龙、前砂。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朱熹墓前朝


朱熹墓,前后皆贵。后自九峰层叠而下,前为白塔次第升高,如上天梯,此所以促贵也。

(待续,本文选自《千年堪舆——月泛金瓯》第四章“八闽一理”。)

 

你可能不懂风水,但不会拒绝风水……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出带入幡——朱熹墓风水形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