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接受
(2019-05-17 20:41:34)爱就是接受
今天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话题?
我特指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接受。因为我们许多父母,从孩子一出生,就做着改造孩子的工作,乐此不疲,从未思考这是错的。要把孩子改造成自己内心的影子,即孩子就该活成那样。孩子一生下来,他得无条件地接受父母,但父母很少无条件的接受孩子。如果是真心接受,为什么驾着爱的名义,要改造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不快乐?就是父母没有让孩子活成他本来的样子,而是要活成他们内心所希望的。
我曾经看过一位朋友给我的一张碟片,就是一对夫妻,生了残疾孩子,天生就没有两只胳膊,但他们完全接受了她。教会她用脚去生活,而且这个孩子爱唱歌就让她去唱,包括去游泳。最后这个孩子非常地乐观,多才多艺。
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从内心不接受孩子天生的笨极力想把他培养成一流的孩子,所谓大家公认的好孩子。当这个孩子努力一段时间,达不到要求时,父母就会认为他不够努力,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就会自己从内心不接受自己,变得叛逆。许多孩子只所以自暴自弃,是源于父母不接受。
其实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他都天生带有生存的技能。我们作为父母就是要开发这个潜能。但教育绝不是把水里游的强求到天上飞。许许多多的父母总是说:我为你好。请问你的为孩子,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还是自己的虚荣心?还是孩子从一出生,你就在内心里有一个影像:孩子必须达到自己内心的那个模式,那个模式有可能就是社会公认的好孩子的标准,再一个就是自己曾经少时没有实现的,现要求孩子必须达到。这样的做法,不是为孩子,而是为我们自己内心所希望的那样。
每个人都是活在别人的肯定里,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出生,父母就从内心没有接受孩子。而是处处用自己的标准去让孩子成长,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他内心的自己发出喊声时,他与父母的断裂就开始了,而造成这样的局面,是父母本身。
我们的父母,最缺的就是家长这一课,请撕下我们不接受孩子的面具,还源教育的本质,就是让鱼生活在水中,让鸟飞在天上,从社会来说,弱化精英教育,一刀切的模式。
孩子的教育,除了知识技能,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品德,对社会国家责任担当,及自我反醒的能力。后面的这两点,要来自家庭,还有社会的支持。现在的问题,是家长把知识技能放在第一位弱化后两者。一个人走上社会,生活得幸福不幸福,是这三者的综合,不是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