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中国情人节随笔
(2016-08-09 08:52:57)
标签:
情感文化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今天七夕,中国人的情人节,当我们感慨牛朗织女悲惨爱情时,对我们现在的青年男女来说,那似乎永远是一个遥远不及的神话故事。神仙与凡人的结合,是一个神话故事,家长专制硬生生拆散儿女婚姻在当今更是稀奇。但我们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要把这一日推为中国人的情人节呢?
在现实中,有许多善良朴实的青年男子,想娶如织女神仙一样善良会持家过日子的美眉,但因没有房子车子票子,这一想法成了梦想。许多美貌能干的女孩子,她们想嫁给爱自己一生的男子,但受影视爱情剧的影响,最终是“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选择嫁给了金钱,那独守空房是必然。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许多女性,选择男友,有几个会选一贫如洗但真诚善良能吃苦似牛郎的好青年?真有这样的,大家会认为脑子有问题!车子票子房子,累的不是青年一代,还有父母,父母为了给儿子娶媳妇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满足未过门儿媳的硬件要求。情人节,本是西方人的洋节,但我们国人崇洋媚外,我们国人有几人能够明白西方情人的含义?西方人把热恋的女朋友,还有把已结婚的妻子视为情人,意思就是她们是他永远的有情人,只所以有情人节,就是为了感恩对方对他们所做的一切。但在我们国人来看,情人到中国就成了情妇,是大老板,暴发户,贪官有钱在外乱搞妻子以外的女人。并且把情妇的多少,定为这些人有品味有能力的砝码! 这实在是可悲!
我们今天赞叹这个爱情故事,批判强权家长制,似乎古人嫁女都是门当户对。事实并不是这样。且让我们来看,孔子是如何嫁女。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圣人爱他的女儿,与我们常人无异。他给女儿挑选女婿,不问对方田宅有多大,不问他身份地位如何,收入多少。他选择公冶长,尽管他在牢中,说他无罪。他让他兄长的女儿选南容,只是因为南容,做事说话谨慎。他选这两人,都是认准了他们的德性。由此看来,牛郎织女的故事,以王母娘娘来影射古人的家长制,看来并不公允。
古人给女儿择婿,注重的是人的德性,故婚姻稳定长久。因为孔圣人嫁女,不是把女儿嫁给了田产和房子名位。记得二十年前,许多青年女子为了到国外,嫁给了比自己父亲都大的老外,不以为耻还以为荣。记得一位朋友告我,她的一位好友嫁的男人比自己父亲都老,而好友的妈认为值,虽然女婿仅比自己小几岁,但老女婿能带给女儿物质享受。看来现在的父母没有几个人愿意自己的女儿,婚后同甘共苦,共同创业过日子。
现在的文人作家莫不歌颂天长地久的爱情,为什么名人的婚姻最不稳定?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是唯物的时代,物比人的生命重要,物比人的德性还有价值。一个女孩子,为了买一个苹果手机,就可以与人睡觉。嫁人的时候,选择的对方,看他拥有的物,即钱产房产等,因物结合的爱情,物失情失。以情为爱,情变爱变,以道德为结合的爱情,天长地久,矢志不渝。
今天七夕,我们该冷静下来,为什么自由恋爱的今天,我们的社会离婚率这么高?为什么?是因为我们的爱情婚姻建立在物欲情欲的基础上,不是道德的基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