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离我们有多远?

(2016-07-11 09:00:15)
标签:

文化

文学,离我们有多远?

 

诗人来自天国,所以一食人间烟火,就有了浊气。文人,是南山隐士,一进入红尘,就颠三倒四。这两句只是笔者无聊饶舌,基于一天一位文友告我:一位作者,写了几年的小说,发表不得,而另一政界女侠,花了十万,就变成了自己,然后就出版,然后就摇身一变成了文人,然后就茶花会,请名流媒体开新闻发布会…朋友愤愤不平,质问我:这是什么世道,文学可以卖买吗?朋友气的是,女侠平时连发言稿都要让人代写,怎么一瞬之间,就成了才女文人呢?

于是我说了这两句话:诗人来自天国,所以一食人间烟火,就有了浊气。所以海子不愿被浊,选择自杀。海子自杀,不是海子的错,是我们没有给他一个天国的环境,让他内心永远保持纯净。我们欣赏诗人,赞叹诗人,但我们整体社会,不愿为诗人建造一个诗人的国度,让他心灵生在天国,不被我们的浊气所染。文人,是南山隐士,但当隐士,是南山有水可免费用,有小木房可休憩,有二亩薄田可糊口,方可呤诗作画,冷眼看红尘的风雨电闪雷鸣,以不浊的心绘浊世的浊,泄出惊世的作品,弘扬真善美,鞭挞黑恶丑。隐士是不愿进红尘,(此处的不愿进红尘,是他们身虽在红尘,但心却纤尘不染)但没有了南山,无隐之时,非进入红尘,为了生存,颠三倒四,卖文稿,也就必然了。

朋友还是无法释怀,现在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出书进作协。朋友爬了多年的格子,码字不少,但总是不能一鸣惊人,工作也敬业,也勤恳,但因常犯傻,爱说真话爱给领导提意见,在单位受气被排挤是常事。回到家,也不待见,多少年了,给家人什么也没有带来。而这位女侠,一个“华丽”的转身,头衔一大堆,风光无限,手一挥,凭手中的权力,让下属单位买自己的书,哗哗哗,书卖得好,钱也来得干脆。这咋能让朋友服气?怎么一转身就成了作家?我知道真正从事文学的人,文学是神圣的,绝不可以亵渎的。但问题是,诗人和文人的地位,是谁把他们变成了商人?是市场经济。有些行业是不能进入商业化的,如医院,学校还有出版人文社科。当文人蜕变成商人,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当文人为了出书,让书畅销,把自己变成文化小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也是文人个人的悲哀。文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前提,是文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能有安下心来写作的“二亩薄田。”记得我上高中那时,八十年代,村里一位文学青年发表了两篇小说,就可以从农民变成乡镇的文书,那时的一些文学刑物,办得很好,就是文学的神圣性没有被破坏了,人们对文人的认可是大一不样的,是文人的地位高于商人,整个社会也是这样。当文学的纯洁性被商业化时,有几个作者,能安然写作?又有几人能安下心去读?

当文学被金钱绑架时,搞文学的,从事文学的,为了五斗米折腰是必然,因为这不是陶渊明时代,民以食为天。如那位用心写了几年的小说作者,因为没有名气而出不了,即使出了,未必能得一大笔钱,那位政界女侠,突然想当作家,手里有的是钱,也有出版门道,于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因为现在的时代,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也不是李白时,一首诗就能抵一顿饭。不是终南山隐者,越清高越让人爱戴,这是一个‘笑贫不笑娼’的时代。所以文学,在这样的时代,被庸俗化甚至被堕落化,也是环境所迫。在这样的时代,出书也算不上稀奇,因为写书的人,有几个是用心用生命去写?网络时代,有人一个月就可出书,网上好文章太多,会贴会删,会恰到好处的缝合,然后掐头去尾,加些调味就成了自己的,然后只要口袋有钱,就能明正言顺地出版。还有那些古怪离奇的幻想小说,不食人间烟火之味,正是满足了当下人们生活压力大,需无限放松脑神经且猎奇的心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有思想深度,内含好,触及灵魂的书,可以说读得人少,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时代,越是有价值的书,越是没有多少市场!即使大家心头热了,去买一些好书,但未必就读,有时是冲着作者的名气去的,而不是书本身的价值。

一些知名作家,没出名前,作品很好,一旦成名,就静不下心来写,被名利所束,天天泡在茶花会中,行走奔跑于大小无数的新书演讲会,写的东西就有浊气。成名后写的东西,大不如以前的好!有些所谓的作者,经常抄袭别人的观点甚至美文,利用手中的人力资源发表也是常态。包括笔者的拙文,被人大段的抄用,包括观点被人包装成他有,我生气过,不平过,但现在也是一笑了之,而且干这事的,却是我身边自诩为我的好友,最后安慰自己:我还有被人利用的价值。尽管如此,我还是愿意认真地写,用心地写,不为名利,淡泊一切,如大自然中一朵不起眼的小花,开出我自己 的芬芳。我很庆幸在博海里,相遇了许多的良师益友,他们也是认真写作的人,他们很多真得很有成就,但却把自己放得很低,仅此一点,就值得我学习。他们的写作,不是为名利,而是真正传播知识智慧美德,开启我们的心之光。他们也许写的与文学并不关联,但却用心写着,我认为不失文字的纯洁。面对这些博友师长,都让我敬佩并仰视,因为文学的纯洁性和神圣性还在他们身上显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做最好的自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