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絮语
(2010-11-22 07:29:55)
标签:
人生感悟随笔杂谈 |
分类: 杂谈27 |
人生絮语
海滩捡贝(二)
实际人生的解脱很简单,六祖慧能在坛经中说:凡是学佛人,不见世人过。这话的意思,实际是说,一个真正按佛陀教导生活的人,在他眼中,他是看不到别人过错的。当然一个看不到别人过错的人,他的人生就得到了解脱!这话乍一听,觉得很难思议,要做到就难上加难了。因为我们的脑中不是对就是错,我们的思维是对立的,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因为我们有了对和错,自然我们天天就被对和错所喜所恼。但细细一思量,解读六祖大师慧能这句话的答案就在我们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经典中。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个人如果时时能做到这一点,在他眼中,善人和恶人对他的受教一样大,在他眼中,哪有所谓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眼中没有善恶,自然他就不会盯着别人的毛病,也不会把别人的毛病像垃圾一样放在自己心中并影响自己!有人说, 我们这个民族是个不知忏悔的民族,持这样知见的人,真得不懂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是: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不像西方人,错了,有了结果才求宽恕。因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需要的是在做之前就知道错和对,而不是见了棺材才知道错和对。并且孔子的这句话也能更进一步解读“凡是学佛人,不见世人过”。人人皆为我师,善者教我善,恶者提醒我不要为恶。错和对在学佛人的眼里是统一,不是对立。人性本善,不善是缺乏大善的教化。
孔子说:虐民,就是不教而杀之。所以仁爱的君主,首先是用大仁大善教化百姓!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而历代的昏君皆以愚民为能事,而最终自己灭掉自己,愚民越到极端,离灭亡的脚步越近。
所以坏人和好人的区别只是受教化的观念不一样。以解脱的观点,即以智慧的观点,错和对都是我们的老师,善让我们认清善,错提醒我们不要为恶,错对都是老师,是统一的,而且也是相互转化的。
我们所有的生气,发怒而导致的烦恼是因为我们以对立的方式看问题;非彼及此。当发怒时,心做了烦恼的奴隶,做不了自己理智的主,因而痛苦,由怒转恕,看恕,就是如果把心放在对方的立场或换一个角度想问题,一切就会释然。所以一个觉悟的人以慈悲心去看待一切,包括曾经伤害自己的人。人比起动物,是人能分善恶,有方向,人迷失方向,源于一个社会错误的教化。
最近听农民工翻唱“春天”,让我泣不成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时光里;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春天里,春天里”,为什么这个社会,官员如狼,富人如虎,就是至上而下倡导的理念是金钱至上,弱肉强食的动物生存法则,教化的不是大善的理念而利益的观念。 这根源在于我们从五四以来远离我们孔子仁爱教育已经很远了。信奉的马列达尔文,本质上是西方的侵略文化。因为西方文化是对立的文化,中国文化讲宇宙与人和谐统一,包容兼并,仁爱是宇宙的核心。西方这种侵略文化,它的长处就是有基督教的理念和精神来约束和平衡。当我们只学表学不来质,我们就把自己变成了动物,也把这个社会变成了大型动物园。
农民工呼唤的这个春天是什么?就是墨子所倡导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一个人性化的社会理念,这种理念下所形成的一套健康体制。他们在呼唤着人性的春天,也许生时看不到,但他们寄希望于死后,这是对人性回归本善的呼唤,是对为官者至上而下能倡导人性大善理念和制度的呼唤,这样的基础离开中华民族的魂——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本质:包容统一和谐仁爱的本质,春天永远是个梦!
人应该信谁?说白了,灵魂应该归什么?人本信自己,信自己生而人格平等,信自己本具大善!信自己是自己的主人,信自己,就会正确认识自己,唯有认识自己,才会认识社会,才会认识他人。
信自己的人,不会把希望寄于任何人。因为他明白,人生当中陪伴自己最长的人就是自己!信自己者,自然就寄希望于自己,寄希望于自己的人,才会很好定位自己,不会东施效颦,也不会鹦鹉学舌,更不会盲从或迷信任何一个人,而失去自己。信自己的人,会懂得如何自爱,自爱自会由己扩人。
人不自信,才会找依靠,信钱信权信利,会成为钱权利的奴隶而得不到解脱。唯有信自己,才会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人不寄希望于自己,才会寄希望于他人,寄希望于别人自然就会受治于人,就会被人宰割。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却希望别人来爱自己,那是缘木求鱼。爱如种子,洒下去,洒在土里会结果,洒在石头,要等石头变成土才会结果,所以宇宙的一条永恒定律就是种什么得什么——因果!种什么的因自然就会有什么样的果。
社会由具体的个人组成,唯有每个人作个健康的细胞,社会整体才会健康!无论社会多黑暗,无论社会多么不健康,只要每个人先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合起来这个社会就是一片光明;当每个人先做一个健康阳光的细胞,合起来社会跳动的心脏就是健康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信自己。信自己是自己的上帝,信自己是自己的佛,命运的密码就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