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的意义——解读孟浩然七绝《春晓》

(2010-04-13 13:05:29)
标签:

随笔杂文

杂谈

生命的意义

—解读孟浩然七绝《春晓》

又是一个春天到来,春天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是新的开始,是美好希望的企盼。但春天,在诗人的眼中,却多是春愁无尽,比起其它的季节,更能引发诗人的悲伤之绪。如李商隐的“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如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如女词人李清照“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为什么春在诗人的眼中却成了伤悲的哀叹调?那是因为,春在诗人的眼中是时光的快速流逝,这种流逝,对于这些心中装着国家和百姓的诗人,对于这些忧国忧民的诗人,面对一年年无法改变的政治命运,特别当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现实背道而驰相距甚远时,当他们的个人高远情怀与现实生活不相吻合时,无尽的悲苦从诗作中就涌现了出来,这种悲苦无法超越时就变成了一种绝望,但这种绝望,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胸怀的宽阔和高远。今天我们再来读时,我们读到的是他们的精神境界而不是文字的拼凑和节律。这种精神境界之所以高远,是因为诗人的眼界高远,他们始终把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放在第一位。

    记得小时读孟浩然的《春晓》,很是喜爱,但为什么喜欢,总是说不出来什么。以至成年,再读这首诗,感触与小时大不一样,是因为我触摸到文字背后诗人内心深处柔弱的东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作者动静相绘的诗画中,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嗅到了来自脚下泥土清新的气息,到处是鸟鸣声,给人欢快愉悦的听觉享受!但我们更看到了因风雨而吹落的落花,一夜风雨,不知有多少花儿被吹落,由后两句,我们体会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自然万物的深爱,一句花落知多少,多少是作者对生命易逝的深深叹息,这叹息来自作者对自然万物与人平等的理念,也是对自然万物生命的尊重。在作者眼中,花是树的儿女,是有情的,也是有生命的,这正是这首诗让后人千古咏唱的原因,人和万物皆平等存在于宇宙中!花,是美的,却因一夜风雨的洗刷就悄然逝去,看来生命真是脆弱啊!而人作为有情物,作为万物之灵,难道生命就不易逝吗?同样,生命的脆弱易去同花一样,一场大的自然灾难就足以让上千万人瞬间丧命,所以读着这样的诗句,我们能不思考生命以及它的价值, 我们能不珍爱生命?人同无情物,动物一样平等 ,也不过是宇宙的一个匆匆过客而已。想到此,作为人,在大自然面前,能狂妄无知,不尊重自然的法规吗?面对和我们一样在这个地球生存的任何一个生灵,我们本是朋友,何时起,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他们的敌人?

谁也无法阻止生命被岁月风雨无情带去的定律,那么生命的意义仅仅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吗?显然不是!当我们读着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我们似乎在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这桥梁便是他的诗作,这诗作是诗人的精神生命,无论我们什么时候读,那清新淡雅意境中透出的对生命的感悟是那样的深切,如诗人就在我们身边。由此可见,匆匆易逝的那个生命是人的物质生命,那是最短暂的生命,也是留不住的生命。除了这个生命,人还有精神生命,这就是一个人的思想,对人生宇宙的认识所形成的文字东西,当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与人性相吻合,与自然宇宙大道相符,这样的精神就名留千古。一个人的精神生命是否长存,是否永久,要看它的内涵是什么?在历史的千秋功名册,凡是永世长存,皆是在物质生命存在期间,他们写出的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是人性,是自然的规律,是为了他人以及为了社会的进步拼搏甚至付出生命的作品,是历史的深刻教训。留在文学宝库里的作品皆是写真善美的东西,自古以来,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东西很快像流行歌曲一样就消失了。同样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者,是那些视别人的生命如草芥的战争狂,暴君,唯我独尊,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损害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的权贵者,他们的精神生命如同垃圾是污染人类灵魂的大粪!

因而当一个人死了,他还活在活着人的心中,那他就永远活着!时间的大浪在淘金中,留给我们的精神作品便是精神作品当中的金子!因为这些精神作品包含了人生的智慧,也留下了历史沉重的教训,这样的精神作品才是永垂不朽的,是因为他们的作者,他们的胸怀和理念是“以天下人悲喜为自己的悲喜,这样的境界是天地对万物的胸怀!青山绿水长存,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养育万物,所以能长存的作品也是为了滋养我们后代人的精神境界。一个人一生的荣华富贵在短暂的一生不过是过眼烟云,权势再大,活着却被人们认为他已经死了,这样的人虽生犹死,他们的物质生命以及精神情操存在对别人就是危害,这样的人即使死掉,他们的子孙后代也要遭人唾骂,这样的生命价值就是负数的立方。

当我们读庄子的鼓盆祭亡妻,又知人的生命最终是一个灵性的东西,也就是灵性生命,来自天地之间,天地是他们最终的归宿,这灵性生命本是纯洁无染,因落在人的身体,因受身体的七情六欲的束缚失去了本真,所以在生命的轮回当中重复着以前的错误!所以《易经》说人在终极意义上无所谓生死,了脱生死的人是开悟的人,是了不起的人,因为所谓人的生死不过是灵性生命在宇宙中换成另种不同的形态而存在。当一个人确信有灵性生命存在,他就会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因为不为当前,还有更久的将来。

一个人灵性生命的最终归宿,取绝于一个人在物质生命存活时的精神追求!一个精神生命高尚的人,他的灵性生命就高,他所生活的空间维次就高,他最终所发生的形态就高。因此可知,一个人的生命是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性生命的三位结合体。当一个人逝去,只是物质生命的死去,他的精神生命对社会大众有益就会长存,他的灵性生命也将进入更高的层次。那些古圣大贤,他们精神之所以千百年来长存于活着人的心中,就是他们的作品有益于后人,是因为他们在世时,所思所想顺道啊,德性高啊!一个人的灵性生命最终归于何处?那要看他的物质生命存在时,他们的精神境界是什么?若活着时,所作所为如禽兽,自然抬胎于禽兽,活着把人间变成地狱的人,当物质生命结束时,他们的灵性生命自然进入地狱。所谓“相由心生”指的就是这!既然天地在无休止的循环中存在,而人死后,庄子所谓的那个离开人肉体的灵性生命岂有不轮回的道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明白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我们就会不但善待自己,也会善待这个地球上万物,从而让物质生命在短暂的一生中,活出精神生命的质量,从而也提升灵性生命来世的空间维次!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生的方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