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香积寺

(2009-11-12 07:10:03)
标签:

随笔散文

情感

访香积寺

对香积寺最初的知晓源于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首诗,不但描写了香积寺周边地理环境的幽美也突出了香积寺脱尘的禅意和空灵。

一个礼拜前,我终于去了一次香积寺!香积寺位于西安城南神禾原西端,寺院正面直对终南山脉,北临少陵及乐游二原,原头下端是滈河与潏河交汇之处,三面绕水。寺院初建于唐代永隆重二年间(公元681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寺院宝塔是纪念著名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善导大师和尚,善导大师世尊称为弥陀化身。

我们去的那天,正好天气晴朗。从大雁塔出发,坐了快一个小时的汽车在香积寺村站下车。一下车,远远地就能看到寺院内高耸入云的佛塔。步行不到十分钟,就来到古色古香的香积寺院大门外,抬阶而上,走入里面,除了三三两两的游人穿梭在各个佛殿外,佛殿外面皆是小花园,里面青草依依,每个小花园里栽了几棵月季花,红的和黄的竟相吐艳,花园边栽的是桂花树,花开得虽小,不管你身在寺院的何处,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时不时总能扑鼻而来!时不时添着四五声清脆的鸟鸣声,和着那颂经的念佛声,组成了庙宇里特有的脱尘禅意。徒步行走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样一片幽静远离了城区的聒噪的景色中,吟诵着这样的诗句,更能感受到诗人辛弃疾和陶渊明博大而善感的心灵世界,似乎体会到了一份宇宙和人生的真谛。

这座古朴的寺院香火顶盛,信徒颇多。我一个人信步走着,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出家人休息的地方,有一间房门开着,里面挤了不少人,朗朗的笑声一阵又一阵飘了出来,于是我也走了进去,原来这间房子是德义法师的宿舍。

德义法师今年八十多岁,虽看上去清瘦,但给人神清气爽之态,待人非常地和蔼可亲! 原来很多人正在求他解迷惑!有一信徒请教到:如何才能清静?德义法师随及在地上写了一个“烦”字,他意味深长地说:你看,祖先造字的时候,他们真是用心良苦啊!要不然何有“仓颉造字,鬼神泣”这一说。烦的偏旁是“火”字,人被“火”困在一个狭小的境界而无法解脱,内心焦热难耐,能不烦吗?何谓火?凡是让你不安的念头皆谓火:贪欲是人的第一大火,贪钱、贪色、贪吃、贪睡、嫉妒、爱和恨皆是火呀!这些不良的情绪让你心神不定,万般机关算尽,皆是因它,夜不能眠啊!

如何才能不烦,才能心里清静?看“清”的偏旁是水,水处万物之下,水最柔,但它却无所不穿,无所不到,无物能克它。水最具收缩性,这收缩性就是包容,能包容一切就意味着对待一切平等啊!再看“清”的右边是青草的“青”,草有水能才活,这又意味着什么?水是万物生长的法宝啊!老子真了不起呀!他说他为人有三宝,哪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为人先。这三条皆是水的特性啊!

何为慈?慈是博爱,是一种宽广的胸怀。父母对儿女是慈,天地对万物是慈!慈是不需要求回报的平淡心,而世间最不可靠的就是爱和恨,爱和恨完全由个人喜好来定,今天可以爱,明天就可以不爱,爱是容易变的,爱是讲求回报的,得不到回报就会由爱生恨!爱和恨是世俗人最大的烦恼源!而慈超越了爱和恨,而慈就是包容,因为尊重每个不同的生命形态,因而才会包容,而爱就想改变,所以一个人能做到慈,胸禁就会大,量大福大呀!能做到慈,一个人的痛苦就不会随个人喜好而变!

什么是俭?俭就是节制!因为人性的一面是善,一面是恶,所谓节制,就是控制不良的欲望!所谓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道理?就是欲望不节制,人最终就被欲火焚掉呀!父母对小孩子的爱不是满足,而是适当的限制,不好的行为不加限制,长大之后对已于人都是害啊!大凡有所成就的古圣先贤就是具有心怀天下的慈悲心,他们比起凡夫俗子就是节制自己的恶习,并修正它!

第三点不为人先,讲得就是做人不要自满,自满的人成不了大器。所谓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早熟的果子长不大,做人也一样,那些谦虚的人,往往能不断进步,日日充实自己,这样的人才是打不败的人啊!老子提出的这三点做人标准实际就是水的特性,用这三点放在生活当中,你就不会有烦恼!水表法,草表要身体力行!草,无水是活不了的!反过来,活人违背了道,就无法生存啊!这就是老子讲得道法自然!道就是法,法即是道,道即为规律!人类要生存,就是要顺应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性法则,一切才能和谐!否则就一团糟!

老法师的一番话让我顿悟!原来人所有的烦恼皆是不顺道啊!人与天斗,与地斗,破坏了自然的法,大自然的环境就恶化,就引起雪灾,地震,洪水,人与人斗,违背了人性,人类就自相残杀,贪欲不断,最终毁坏在自己手里!从中国的文字, 我再一次佩服老祖先的先知先见,所有造字的像形,意在开示后代人,要顺道,不要违道啊!这次来香积寺真是收获不少,原来学佛就是学做人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随笔古诗一首
后一篇:雪的梦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