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到深处是无情
(2009-08-21 10:01:20)
标签:
斥声个体差异弟弟寄人莎士比亚中国情感 |
情到深处是无情
每次见到大弟,心头总是涌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内疚…这内疚即令我心头隐隐作痛,又时时提醒我不要把自己当“圣人”看。多少年前的一个深秋,我去一个工地上看他,他赤着脚,鼻子冻得通红,在透凉的泥浆里踩灰,衣服上溅的全是泥点点,我先是心头一酸,眼泪便掉了下来。他倒是无所谓,他那双老是忧郁的眼睛,比以前又添了些许的茫然。那时由于家境不好,他在初二不得不辍学,早早的在外扛活,为双亲减轻负担。生活的磨难早已磨掉了他青春年少的一切梦想。
正是那样的一幕,让我下了决心,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要让他不再干那种超出他体力的,既艰苦又拿钱少的体力活。我拿出自己积蓄的家教钱,又向同学借了一些钱让他进了一所烹饪学校。
他本来是个性格开朗的人,在家时,朋友多,爱说爱笑,但因为我的所谓特殊关照,他在我面前,大多时,不开口。有时是我错了,他也不说什么,他也终于认同因为我是有恩于他的,我对他怎么做,都是为他好,他所能做的就是听从,不乐意时唯一选择就是保持沉默。他从那所烹饪学校毕业之后,找了一份工作,收入比以前高,吃得也好,我越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已工作的我给他做了一桌子好吃的,在饭桌上又开始对他进行“政治教育”。他一直低着头,猛然他抬头看我的那一瞬间,改变我了多少年的毛病和不好的观念,我遇到了那样一种凄楚,无可奈何的,似乎是寄人离下,犹如笼中小鸟行去自由恐惧的目光。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太可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女魔鬼,自恃有功于他,强行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安排他的一切,把他变成了一个沉默,自卑,缺乏自信的人。一个生活在别人呵斥声的人,一个做事处处得不到肯定的人,他产生自卑是必然。
那一天,我呆呆在房子坐了一个下午,呆呆流了一下午的眼泪。我细细地反思,剖析自己!在外,我给人的印象总是面带微笑,文静,温柔,善解人意,是一个不会发脾气的女性。为什么对弟弟就这样?我终于明白,就因为他是自己的弟弟, 我才不需要掩饰,才不讲究方式,才会“肆无忌惮”去践踏他的个人空间,我才会把自认为好的一切强行要他接受,如果这样的好意,违背了他的个人意愿,对他又何尝不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这样的结果 ,就是把他伤的最重,也会给予他们心灵无法治愈的疤痕,但做的人从不会认为有错,因为出发点是爱。这样的爱是世上最残忍的爱!我用一张纸把自己的感受和忏悔写出来,放在信封里给了弟弟!
从那件事,我又想到中国的父母对儿女又何尝不是这样?强加自己的一切给孩子,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和兴趣,驾着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又有多少?以为提供丰厚的物质就是爱,以为生了孩子,孩子就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就得按自己的想法来,在这种前提之下,强逼孩子做自己喜欢干的事,又有多少父母认为他们这种做法是错的?是真正的爱的折磨?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总想把自己认为对的强加于人,不管对方的感受,最终是吃力不讨好。正是这样的一幕,时时警醒我,让我与朋友,和亲人以后的相触之中,学会了包容,尊重个体差异,给予别人自由的空间,学会欣赏别人和自己的不同之处,也使我在为人妻,为人母,不再犯别人所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