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钱志亮解读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感想和笔记1

(2011-05-27 19:49:22)
标签:

解读

儿童入学

成熟水平

笔记

感想

分类: 爱与生活

    2011年5月22日钱志亮教授应河南教育报刊社学前教育发展中心的邀请为中国民生银行郑州分行在郑东新区艺术中心举办的高端讲座《解读儿童入学成熟水平》进行授课,贝妈有幸去聆听钱教授对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分析和教诲,课堂上掌声不断,互动性比较强,每一个爱孩子的听课者从始至终一直在全神贯注的跟着钱教授的步伐,内容丰富,授课时间较长,不停的问答问题。尽管钱教授的讲授内容超多、速度较快,贝妈还是尽可能把比较触动的地方速记了一些,现在整理如下,供大家学习和交流。

 

http://s14/middle/5f0f5c09ta442b90e2d9d&690

 

说明:

1、此处并非是钱志亮教授的授权,只是贝妈的一些笔记和针对自己孩子的感想,请不要随意转载或复制下载。

2、贝妈不能按照钱教授的讲座体系来梳理笔记,这是对钱教授的最起码的尊重,这里只能以点的形式微缩,基本能表达讲座的部分观点,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人物介绍: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儿童心理学专家,其它诸多的光环请baidu或sogou.

 

 

   《解读儿童入学成熟水平》

 

*研究缘起:1998年女儿的提前入学;2001年儿子的正常入学;在小学工作时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一入学就是个陪读的?(总是跟在别人后面)

 

*中外入学年龄差异:外国入学的年龄一般都是界定在5岁,主要是因为其文字是圆圈形的,而中国的文字是方块形的,比较难学,一般中国入学年龄界定的是在6岁,当然,也存在个体差异。

 

*概念区分:日历年龄/生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    上学参考的依据应该是哪个?

绝大多数的孩子三个年龄是统一的,上学的孩子主要用的是生理和心理两个年龄而非日历年龄,儿童存在很大的差异。

 

*入学就存在的差异:根据多年的追踪发现,起跑失败=终身失败。今天学校教学必定是高速度与高速度的过程···那些陪读的孩子不是“学不会”,而是需要更多的时间,过去的留级制度为这类孩子“另辟蹊径”,给他们“救助之道”,一旦孩子起跑失败即预示着终身拼命追赶甚至终身失败。

 

*知识在无限地增长,而每个孩子的学习时间却是有限性的,注定有许多“学习缓慢者”···竞争低龄化、激烈化的当今社会“12岁定终身”的法则已经注定这些“起跑缓慢”的孩子将会被无情地甩在后面。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根据观察,许多孩子的“毫厘”之处正是不为世人所知的“入学成熟水平”。

 

*孩子达到入学水平的条件: 视知觉能力、听知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知觉转换能力、数学准备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学习品质等因素。                                                                                                                                                                                                                                   

*孩子如果达到了“入学成熟水平”,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理解教师语言、眼神及动作暗示等方面会十分迅速,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而老师的积极评价又会影响着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同时也决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样,孩子的自我定位就会向积极的方向发展,进而形成积极的良性循环。反之···会导致“学力不济”性学业不良,迟缓,多动、违拗、等行为问题,不会听讲、磨蹭等学习习惯问题,紧张、焦虑、自我评价低等心理健康问题。

 

*小学课程分析:核心课程(语文、数学、英语),重要课程(体育),其它为全面发展课程。

 

*对个体而言,空间知觉的发展三个关键期:胎儿9个月左右的溜胎促进前庭平衡系统的建立与学习;出生之后从仰卧到俯卧的“龙抬头”、从被抱到被背的两次空间旋转完成的情况;第三是学习爬行的情况,爬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对空间关系的认知。

 

*大班孩子观察:空间知觉发展缓慢的孩子在走迷宫时会表现出容易受到其他线路的干扰,碰到转弯或交叉时会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分辨,而且还需要成人的提示才能完成,或反复几次才能走出迷宫,还需要手指的帮助。

 

 

*进入小学后,拼音教学、识字教学、书写教学、阅读教学等都离不开空间关系,小学数学数字的认读、书写、运算对齐、图表等也离不开空间关系,小学英语的字母认读、书写、拼写等同样也离不开空间关系。

 

*视觉辨别能力是指个体把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区别出来的能力,包括求同能力和求异能力两个方面。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如果孩子经常看电视,很少到户外活动,缺乏应有的储存视觉表象的机会,孩子的视觉辨别能力发展就会比较缓慢,就不容易分辩物体之间的细微差别。

 

*视觉辨别能力弱的孩子到了小学中年级后一般表现为阅读速度明显比同龄孩子慢,阅读理解水平也会逐渐与同龄孩子拉开差距。

 

*图形--背景辨别能力是指把物体从它的背景中区别出来的能力,是学会观察事物的角度,从整体中分离出部分的看问题角度的能力,涉及孩子视觉的敏锐程度、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思维能力、反应速度等诸多方面。

 

*大班的孩子大多能对简单的背景进行辨别、从背景中辨别动物、人物的头像等游戏都能完成,但对数“三角形”和数“长方形”的个数就不能很容易地完成了。

 

*视觉填充能力是指儿童在部分刺激不出现的情况下认识或区别物体的能力,如只看见长颈鹿的脖子就能说出它是什么动物等。

 

*偏整体认知风格的孩子,关注整体但容易忽视细节;偏部分认知风格的孩子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体;而整体加部分认知风格的孩子将来在学业上会比前两类孩子走的弯路少,阅读快且能抓住中心,作文框架清晰、表达流畅。

 

···

···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