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什么语系?

(2020-06-02 10:48:13)
标签:

汉语

英语

谱系分类

发生学分类

归属

分类: 英语教育

 全世界语言的谱系分类——你找到英语和汉语的谱系归属了么?



    研究语言谱系关系和语言分化规律的语言学分支是历史比较语言学。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以分为十几或二十几个语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又称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十大语系。

历史语言学把来自一个共同原始母语的所有语言都划归到同一个语系当中,而语系下面还分有语族、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语族细分还可以分为亚语族,语支细分也还可以分语组。


Language Family:语系 

Language Group:语族

Language Sub-Group:亚语族(次语族)

Language Branch:语支

Language:语言(语种) 

Dialect:方言 

Sub-Dialect:土语(亚方言、次方言)


一、【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Family)

  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亦是最为广泛研究的语系。印欧语系包含了世界上许多最重要的语言,如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俄语等等。这些语言是很多 国家和组织的官方语言,在世界商业、科技、学术、通讯、国际会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述语言的使用者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印欧语系还包含使用人数 众多的语言如葡萄牙语、印地语、孟加拉语等等。关于宗教、文化、哲学方面的一些经典语言也在印欧语系中,如拉丁语、希腊语、波斯语、梵语、巴利语等。

印欧语系的语言有屈折的特性(动词、名词根据在句中的成分、作用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词尾变化)。有些语言(如英语)在演变过程中丧失了很多屈折变化而变得相对简单。 

  印欧语系的分布,从美洲、经过欧洲,一直延伸到印度次大陆北部。一般认为原始印欧语是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发源于黑海北部森林地区(现乌 克兰、立陶宛一带)。这些欧洲大陆的原始居民在公元前3500—前2500年间开始迁移,向西到欧洲最西端,往南到地中海,向北直至斯堪的纳维亚,往东到 达印度。 

(一)凯尔特语族(Celtic Branch): 

 凯尔特语族是印欧语系中比较小的语族。凯尔特语早期散布在欧洲的广大地区,由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的征服、民族大迁移等原因,凯尔特语的使用者被驱赶到了威尔士、爱尔兰、苏格兰等地。凯尔特语族包 括的主要语言有威尔士语,爱尔兰盖尔语和苏格兰盖尔语。还包括一些已经灭绝的语言,如康沃尔语(Cornish),高卢语(Gaulish),曼岛语 (Manx)等。凯尔特人的一支迁回法国,他们的语言叫做不列颠语(Breton)。威尔士语采用“谓—主—宾”的句子结构。 

(二)【日耳曼语族】(Germanic Branch): 

  日耳曼语族发源于古诺斯语(Old Norse)和萨克逊语(Saxon)。世界上应用最广的【英语】就是日耳曼语族的成员。英语和北海沿岸和沿海岛屿的弗里西亚语(Frisian)最为接近。它们都属于西日耳曼语支。同属该语支的还有德语和荷兰语。荷兰语的变体有弗拉芒语和南非荷兰语;德语有使用希伯来字母的变体意地绪语(或称依地语、犹太德 语,Yiddish)。

  北日耳曼语支(或斯堪的纳维亚语支)包括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冰岛语由于长期与大陆隔绝,较多地保留了古诺斯语的特点。与之接近的是法罗语(Faroese)。同属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还有芬兰,但芬兰语不属于印欧语系。 

  东日耳曼语族已经消亡,包括中欧的哥特语(Gothic)、北非的梵代尔语(Vandal)等等。德语名词有三种性、四个格。英语已经丧失了格和性的变化。


(三)罗曼语族(Roman Branch): 

   罗曼语族又称拉丁语族,全部语言都由拉丁语演化而来。罗曼语族包含的大语种有:法、意、西、葡、罗。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是 现存的和拉丁语最接近的语言。法语和拉丁语只是在拼写上相似,发音已经大不相同。西班牙语受阿拉伯语和巴斯克语影响较大,罗马尼亚语被斯拉夫语包围,受其 影响颇深。

  罗曼语族的小语种有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隆尼亚语(Catalan),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语(Provencal),摩尔多瓦语 (Moldovian)。除拉丁语外,已经灭亡的罗曼语还有奥斯干语(Oscan)、达尔马西亚语(Dalmatian)、乌布利亚语(Umbrian) 等等。拉丁语名词有三个性、六个格,是一种高度屈折的语言,采用“主—谓—宾”的句法结构。

(四)斯拉夫语族(Slavic Branch):

(五)波罗的语族(Baltic Branch):  

(六)希腊语: 

(七)阿尔巴尼亚语:

(八)亚美尼亚语: 

(九)印度—伊朗语族(Indo-Iranian Branch): 

(十)吐火罗语、赫梯语:

  

二、【汉藏语系】(Sino-Tibetan Family)

  按使用人数来算,汉藏语系是仅次于印欧语系的第二大语系。它包括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普通话。

  汉藏语系一般归为四个语族,即汉语族、藏缅语族、侗台语族和苗瑶语族。关于汉藏语系的分类和归属,学术界一直有争论。西方一些学者一般认为侗台和苗瑶不属于汉藏语系,而属于南亚语系。本文从大多数中国大陆学者及部分西方学者的观点,将它们纳入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的语言一般是由单音节字组成的声调语言。词由单个音节的字组成,每个音节都有声调。汉语北方话有四个声调,泰语有五调,粤语有九调。很多语言是孤立语,使用虚词和语序作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一) 【汉语族】(Sinitic Branch):

  汉语族包含中国境内汉民族使用的多种语言,即汉语普通话、吴语、粤语、闽语、赣语、湘语、客家语(Hakka)。这些语言使用约五万多汉字,常用汉字约六千个。

(二) 藏缅语族(Tibeto-Burman Branch):

(三) 侗台语族(Tai Branch):

(四) 苗瑶语族(Miao-Yao Branch):

  

三、闪含语系(Semitic-Hamitic Family) 

  闪含语系也称“亚非语系”或“阿非罗—亚细亚语系”(Afro-Asiatic Family),主要分布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北部。闪含语系的名称是从圣经的传说中挪亚的两个儿子的名字来源的。圣经说挪亚的儿子闪是希伯来人的祖先,含是亚述人和非洲人的祖先。

  闪含语系的主要共同特征是:辅音除了清辅音、浊辅音外,还有一种重辅音,在口腔后部和喉腔形成,又叫喉音。名词有格和性,但比印欧语系简单。阿拉伯和希伯来字母只有辅音,元音用附加上辅音上的符号表示。书写时一般也只写辅音,读者需要从语境中判断出正确的元音。


(一) 闪语族(Semitic Branch):

(二) 埃及语族(Egyptian Branch): 

(三) 贝贝尔语族(Berber Branch):

(四) 库施特语族(Cushite Branch): 

(五) 乍得语族(Chadic Branch):

 

四、乌拉尔语系(Uralic Family) 

   有三种欧洲语言不属于印欧语系:芬兰语、匈牙利语和爱沙尼亚语。它们属于乌拉尔语系。乌拉尔语的原始居民在大约1500年前从乌拉尔山脉的西 伯利亚一侧迁入欧洲,生活习俗已经完全欧洲化,但语言仍然保存了原来的面貌。乌拉尔语系分为两个大语族: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

(一) 芬兰—乌戈尔语族(Finno-Ugric Branch):

(二) 萨莫耶德语族(Samoyed Branch): 


五、阿尔泰语系(Altaic Family)

  阿尔泰语系由中亚的阿尔泰山得名,现在主要分布在中国、蒙 古、土耳其以及一些中亚国家。使用阿尔泰语系各种语言的人民早期是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乌桓、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各个民族在这一地区 直至西亚和东欧都曾建立国家。由于统治权不稳定、战争、迁移等原因,居民流动性很大,和其它语言接触很多,阿尔泰语言发展历史就比较复杂。  阿尔泰语系分为突厥、蒙古、满—通古斯三个大语族。

(一) 突厥语族(Turkic Branch):  

(二) 蒙古语族(Mongolian Branch):  

(三) 满—通古斯语族(Manchu-Tungusic Branch): 

 


六、高加索语系(Caucasian Family)


七、南岛语系(Austronesian Family) 

(一) 台湾语族(Formosan Branch):

(二) 印度尼西亚语族(Indonesian Branch):   

(三) 密克罗尼西亚语族(Micronesian Branch):  

(四) 美拉尼西亚语族(Melanesian Branch): 

(五) 玻利尼西亚语族(Polynesian Branch):



八、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 Family)

  南亚语系分布在印度东部至中南半岛的亚洲东南部地区。一般分为三个语族。

(一)越芒语族(Viet-Muong Branch):

(二)孟—高棉语族(Mon-Khmer Branch): 

(三)扪达语族(Munda Branch):

  

 

九、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 Family)

  印度北部语言大多属于印欧语系,但南部语言与北部差距甚远。印度南方大部的语言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该语系的一显著特点是发音难度大。 

  达罗毗荼语系包括的大语种有泰米尔语,使用者约一千八百万人,分布于印度的泰米尔省、斯里兰卡北部、马来西亚,同时也是新加坡的四种国语之一;马来雅兰 语(Malayalam),约有六百万人使用;泰卢固语,约二千四百万人使用,分布于印度东南沿海马德拉斯以北的地区;卡拿拉语(Canarese),约 一千万人使用于孟买地区的卡拿拉。这些语言使用各自的书写系统,具有弯曲、圆弧形的典型南印文字特征。另有一种达罗毗荼语叫做婆罗灰语(Brahui),有17万人使用,在俾路支山区。

 

十、尼日尔—刚果语系(Niger-Congo Family)

  尼日尔—刚果语系包含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的共900多种语言。该语系起源于西非,逐渐迁徙至非洲东南部。

  


十一、其它语系 


  除了前面这十大语系,世界上还有一百多种小语系散布各地,有许多土著语、原始部落的语言还没能完全为语言研究者了解和认识。在本文的最后章节,简要介绍一下尚未涉及的部分非洲语言、美洲大陆的土著语言、未界定语系或独立不属任何语系的语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