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阅览:学科育人是什么?

(2018-10-27 19:28:07)
标签:

学科育人

柳夕浪

周末阅览

分类: 我的书屋
学科育人是什么?
周末阅览:学科育人是什么?


第一,学科育人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学科本身内在精神价值的过程。每个学科都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化语言,这是学科最表层的东西,如数学是通过几何图形表达的,音乐是通过乐谱旋律成型的。教师进行学科育人的关键是指学生在这个学科符号与日常生活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逐步理解符号内在的意义,体验符号背后的思想观念和关系。

第二,学科育人是让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思考解决问题。课堂上,教师应认真对学科活动进行设计,让学生经历学科活动全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花时间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若干关键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体验相关思维方式,而不是 5 分钟就变换一个话题去吸引人。比如,地理课上,地理教师让学生在校园画出一个地理直径,就是让学生像地理工作者那样准备相应的工具,如水准仪、罗盘仪、小平板、GPS 定位等,然后师生一起选择控制点,如进入一个边角、道路交叉点等进行测量,对各个特征进行坐标,记着该组的坐标,依据地图的标准,制作校园平面沙盘,更高的要求是建设网络资源绘制电子地图,这就是一个地理实景活动。而我们的许多教师可能一次都没有让学生从事过这样的学科活动,学生仅仅是背概念,又怎么可能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方式呢?

第三,学科育人是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有效育人的过程。

第四,学科育人是教师本身在教学过程当中人格影响的过程。这个教学过程主要是指上课作业布置及批改、个别辅导、考试评价等环节,以及学生拼班分组、课堂规则、教学环境等方面,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不断加以审视和改进,善于联系实际,有效加以引导。我们通常组织跨学科育人,一定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我们最终要实现从学科知识的确立到学科育人的华丽转身,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型。


摘自 柳夕浪:从课堂改革走向学科育人 中国教师报/2018 年/6 月/6 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