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宏丽:忙碌的教师们,“慢”下来的时光最美丽

(2016-12-14 18:30:08)
标签:

张宏丽

天津

小学英语

慢教育

好老师

分类: 英语教育

张宏丽:忙碌的教师们,“慢”下来的时光最美丽

  张宏丽:忙碌的教师们,“慢”下来的时光最美丽

英语特级教师、天津市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张宏丽老师的“慢教育”的理念。听一听和教育相伴27年的她心中的慢教育什么样。张宏丽老师如何实践在自己的课堂上,让自己的教育真正“慢下来”!

 

1.Why:为什么教育得慢慢来?

快餐化、功利化的基础教育是揠苗助长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质量受到“学业至上”价值取向的影响。在这种“学业至上”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教育质量几乎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划等号,并产生了一种违背教育规律的“锦标思维”,表现在必须跑在别人的前面,处处争第一。这也使得基础教育的快餐化和功利化越来越明显。

1、让孩子过早接触正规学业学习是拔苗助长

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中小学的正规学业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珍惜幼儿童年的独特价值。提前让孩子接触正规学业学习,是在拔苗助长,只能适得其反。

2、教给孩子关于生命的知识

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课堂教学逐步加大容量、加快节奏,成为教育实践领域较为普遍的现象。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用手写板书的,板书书写是花时间的,因此学生在留意教师写了些什么的同时也在思考和板书相关的问题。自从有了多媒体,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快讲”和多媒体页面的“快闪”中度过。课堂教学暴露出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即“速度”:足够密集的信息传授容量,所有的讨论、探究、思索和动手实践在电灌过程中全部取消了,学生被作为知识的容器。但是必须承认,他们所获得的那些可怜的知识完全与生命无关,也难用于学生未来的生活中。

 

3、范本教育为误人,给学生思考的过程

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一目了然,固化的公式让学生省去思考的过程。这样的教育当属范本教育。范本教育最大的优点就是教师讲得“快”,学生掌握得“快”。殊不知,一个真正的艺术教师应当对古人所言“似我(机械模仿)者死,学我(精神意境)者生”有深刻领悟。

换言之,一个真正懂得写作的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不是教给学生写作文的套路,而是诱使学生直面生活,用他自己认为最贴切的方式把亲历亲证的生活感受娓娓道来。一个真正懂得数学教学的教师永远是在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探究。一个真正懂得语言教学的教师应当容忍学生用错误的语法,残缺的病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的课堂应始终在实验室和实际生活中,而非没有任何实验仪器和生活场景的教室里。


2.What:什么是“慢教育”?

“慢教育”培养的人是完整的人

“慢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等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慢教育”强调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遵循教育本身的规律;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慢教育”培养的人是完整的人,而非片面发展的人。

1、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

好的教育肯定是慢的,是人性化的教育。“慢教育”理念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发展,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和学生的个性。

一方面,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天性。教育应该顺从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正如卢梭所强调的,教育必须依照儿童的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使儿童得到发展。

另一方面,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人都是不同的,每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个体,他们都有不同的生活环境,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因素。教育者当以足够的细致、耐心与充分的教育意识去思考、关注学生的发展,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教育该做的事情。

2、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生命是成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有自己的身心发展规律。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是的,工业产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不然。受教育者是人,人是有生命的,人的成长就像植物的生长一样,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有她自身的规律。

蒙台梭利说过,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程序,他在某个年龄阶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地加以干涉只会毁了他。既然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就要顺着它的“长势”让孩子自由而快乐地发展。孩子的成长不可能像工业发展和经济腾飞那样跨越式发展与超越,正如过度的光照、温度和营养会造成植物畸形生长一样,唯有静心、耐心地等待,适当的关心和关爱,用时间等待孩子成长。

3、教育的变化本身就是极其缓慢和细微的

教育是一种价值引导并实现自主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走过的一段相互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生命历程。教育质量必须通过教育全过程既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方面来体现,单纯以教育结果来衡量教育质量的做法是片面的。

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和细微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规律就在于周期长、见效缓、后劲大等特点。单靠科技进步无法实现有效的教育。有效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要切合学科学习的内在规律,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合国家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战略。

 


3.How:课堂上的“慢教育”怎么体现?

“慢教育”有3招

 

 

1、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价值

“慢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学更多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只有创造机会让学生去发表观点和表现自我,教师才可能理解学生,学生也才可能相互理解,教师的讲授和其他教学行为也才有了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真实动态的生成。在对话与倾听中,课堂教学的速度看似慢了下来,教师略带探究意味的话语速度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也是慢的。但是,教育往往在缓慢的过程中沉淀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2、“慢教育”课程:让学生玩着学

“慢教育”理念强调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经验中逐渐地发展和成长。它强调课程从人的本性出发,关注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在经验中的慢慢体会。

课程已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不再只是“课程文本”,而是教师和学生亲身参与挖掘、寻找、创造的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教师不仅仅是在传递课程文本,学生也不仅仅是容器,被动地接受灌输给他的知识。他们都是课程,特别是体验性课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于是,课程就成为一种在漫长的教育过程中生长的动态系统,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文化。

“慢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观还应强调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新课程倡导评价的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对教师的发展价值,以及对课程本身的改善价值,建立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美国学校,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过程性成长记录袋”,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科学习。“过程性成长记录袋”是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汇集,而学生“过程性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评价本质上即研究。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研究儿童的“作品”从而提出改进不同学生学科学习的方略并帮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发展,求得发展体现了学生成长的轨迹。

 

3、慢教育中,教师要先学会“管理”自己

“慢教育”的学校管理必须培养教师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教师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让教师通过反思明白教育的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些规律慢慢“唤醒”学生的力量。“慢教育”是一个从“管”走向“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教师先学会自我管理,这种管理一旦发生作用,就会迁移到学生身上,最终教育就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慢教育”融入课堂教学,让师生在对话中加深理解;“慢教育”融入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全面成长;“慢教育”融入学校管理,让师生在沟通中“自我管理”。想来,教育当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我们唯有静心地等待,给学生以足够的空间与时间,才能让他们长成独特的人,长成自己。

 

来源:中国教育报刊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