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2010-2011第二学期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1-03-23 15:16:21)

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2010-2011第二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英语教研组作为学校的基层组织,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这使我们对自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认识和定位,为此我们组提出了这样一个工作总要求,即: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自觉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积极参加各级教学研讨活动 加强校本及校际的教研及交流

每周四的教研活动是我们雷打不动的例行公务,本学期我们共进行了11次的活动,我们的教师准时参加教研活动,积极评课,通过观摩、研讨、业务水平均有提高。本学期我11位老师上了公开课,课后大家一起说课、评课,提出问题和改进意见,效果好。我们一起听取了左彪教授的讲座,参加了市初三英语备课组长在我校进行的教研活动,邓丽玉老师上了《9A Unit  Integrated skills》, 陶友红老师还走出了校门,在古里中学借初二班上了《8A unit Reading》一节课,很多年青老师参加了市外国语协作区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赵秋红和周琦老师获一等奖,还有很多老师获得二等奖及三等奖。赵秋红老师还获得了常熟市初中英语教案设计比赛一等奖。同时在学校和工会的安排下,还进行了2次休闲活动。

二、落实常规,目标明确,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在教研组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们组确立了全员管理的理念,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组动手的工作氛围,在学校管理的大背景下,立足教研组自身,加强过程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努力创建教研组特色。

首先,我们从常规教学入手,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严格执行过程化管理。同时,我们还定期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在备课上体现创新;特别是初三英语备课组的教学案一体化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大家都利用了暑假的休息时间,提前把本学期的教学案准备好;再次,我们注重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每上完一节校内公开课后,总会在一起讨论,积极的向其他教师请教,把好的教学建议以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的形式记录下来。最后,认真检查每次都落到实处

三、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提高教学业务素质

1、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周菊芬老师的常熟市级课题《导入本国文化促进英语课堂教学》,陈燕老师的常熟市级课题《运用个人学科知识管理策略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成长的应用与研究》,吴慧英老师的常熟市级课题《教学策略与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关系的研究》也一并在进行中。

2、教研相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教科研的主阵地是在课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努力做到在教中研,研中教,教研相长。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任务型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手势、直观教具和表演等方法,运用电教媒体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在我们组每个成员的研究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以教育叙事为依托,提高科研水平。

    每位教师都能积极认真撰写教学论文,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促进了老师们科研水平的提高。注重资料积累,资料管理到位,每位教师积极投身到实验之中,为实验收集和积累各种资料,与课题有关的其他资料等。我们有15人次获得了各级各类的奖。陶友红的《浅谈如何提高英语默写效果》获常熟市教育学会2010年度评比二等奖,在最近的苏州市英语论文评比中,我们的很多老师也获得了很多奖。我们还和常理工外语学院联合,8位老师为他们的学生进行了很多关于如何上课、说课、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等一系列的讲座,并且获得了好评。

四、 继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搞好课外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们继续组织了英语角、英语配音等兴趣小组的活动。还组织26人参加第九届“21世纪﹒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江苏省选拔赛初赛(预选赛),共有16人获复赛资格,并且有8人进入了省决赛。还有苏州市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22人参加了复赛,共有12人获奖。

当然,我们毕竟是个年轻的集体,在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努力。我们坚信,昨天的成绩不只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起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英语组也必将再接再厉,兢兢业业,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去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