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学绝不可能成祸害【博首】

(2011-01-19 20:09:20)
标签:

诺贝尔

中国

《弟子规》

《三字经》

国学

分类: 八卦时评

据《山东商报》报道,山东教育厅删改《三字经》《弟子规》等,复旦教授钱文忠称,按国学经典标准培养孩子,到社会上90%要吃亏。国学经典倡导的内容与现代公民规则不符。“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

 

国学绝不可能成祸害【博首】

 

儿子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从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一时语塞,在我心里文学方面,一直觉得是欧洲人翻译和欣赏的问题,决不是我们中国文学水平不够。我对儿子说:“那是因为中国的美丽文字和优美的韵律无法得到很好的翻译,翻译后就少了中国文化味道,变得不伦不类。”儿子说:“我以后学好英语,把中国的文字翻译好,让中国人也能那诺贝尔文学奖!”我说“好啊,不过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你要让自己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纤细的文字敏感。”

 

最近兴起的国学问题,我个人认为它毕竟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通过无数人的努力,所积累下来的成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虽然西方的东西不断流入,但对于国学这样东西也不能踩在了脚底下,觉得都是糟泊会祸害孩子。

 

一个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东西都丢掉了,还算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吗?所以我平时也是非常重视儿子对于国学的学习。儿子已经看过《三字经》、《弟子规》、以及《论语》、《易经》部分内容,以及诗词若干。并且很有兴趣,我们家儿子,读《三国演义》,就读原著。他说别的版本看着不过瘾。

 

现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中,几乎都是竞赛式学习,学到的只是文化知识,而人格教育却少有涉及。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在幼儿园、学校里吃亏,就让孩子做人别太“老实”了,结果使孩子变得十分自私,这种错误的道德观我极度不认同。谦逊、朴实、正直、善良这些品质在什么时代都是需要的,一个成绩优秀却因为不能承受挫折结束自己宝贵生命的孩子;一个才华出众却因为不懂得与人相处,工作中四处碰壁的高材生;一个职场精英却因为道德观的缺失不懂得孝敬父母,那这样的人再出色也不值得高兴。

 

我刚开始看《论语》、《弟子规》,觉得既没文采,又无情节,实在不喜欢。后来看文后的注释,也和儿子一起听《百家讲坛》,渐渐开始当闲书看,觉得挺有趣儿。现在我常和儿子一起看《易经》和背诵古诗词。每当看着儿子毫不犹豫,顺畅地把古诗一字不错地背着,然后读着几篇易经。我都会感到一丝的欣慰,国学还是要继承啊!

 

现在应该说是集体缺少国学教育的时代,如何定义国学重要与否,关键是咱们做家长对国学有着什么样的认识。我认为第一,国学是有价值的。第二,国学是可以应用的。国学其实更加适合咱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那些流传千百年的故事天生具有亲切感,更能让孩子印象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