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自尊心育儿教育 |
分类: 闲话家常 |
昨天是冬至,我妈让我回家过节,随便去幼儿园把乐乐接回去。我在幼儿园走廊玻璃窗上看到孩子们都在教室里玩儿,只有一个小姑娘待在教室中间没与别的小朋友玩,不笑也不哭的。我和几个家长一起走进教室,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对一位妈妈说:“XX妈妈,你进来,老师要找你谈话,XX偷人家东西啦!”我一开始还没有听清楚。当我又往前走几步时,有个稍高的女孩走过来,大声的说:“XX妈妈,XX在幼儿园里偷东西了,她不止偷一次,她上次也偷了。”那个妈妈问她偷什么东西了,女孩说:“xx拿了人家小朋友的卡子。”
我走进教室,看到老师跟其它家长在交流些什么,但旁边还有些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讲个不停。那位老师应该是乐乐她们的班主任,她很温婉的说:“XX妈妈,XX可能看到那个小朋友东西好奇,把卡子拿到自己的储物柜里了。
我看见那个小姑娘一脸的无助,脸上还有深深的两道泪痕,小手插着口袋,眼神也是充满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我真不知道当时老师究竟是怎么处理这种事的?看到这班里留下来的十几个小孩,他们都这样说XX是小偷,孩子的心里怎么能承受这种称呼的呢!还说偷了好几次?这是谁说的?
回家的路上我问乐乐,XX真的拿小朋友的东西吗?乐乐告诉我,以前也拿过人家的小玩具,已经不止一次了,老师都批评帮助她过了。我想老师批评孩子时一定是非常严厉,而且的当众批评的。否则其它小朋友怎么都重复着小偷这个词汇,这样一定会伤了孩子小小自尊心。这会给小孩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啊,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啦!
对于4岁孩子,估计她还分不清我的他的界限,即使有点有意行为,这个年纪她的自控能力也有限。小小年纪,应该是看到喜欢无意识拿的,所以我觉得老师的方法欠妥,不应该伤小朋友自尊心,弄得全班好多小朋友都幸罪乐祸般叫她小偷。孩子要教育引导为主,当然,老师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孩子好,但她疏忽了在孩子面前也要注意说话方式。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大家都说会让小孩有阴影的。不过小朋友们这样说说可能也是无心的,只要老师把事情处理好就没事,比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事情说清楚,然后告诉其他小朋友不能说谁谁是小偷,这样小朋友们心里的想法也会被扫清的,这个时候的小朋友的很多意识都是蒙蒙胧胧的,有点知道又有点不知道,及时解决应该没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