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惩罚孩子需要四个大智慧【博首】

(2010-11-11 08:40:36)
标签:

惩罚

育儿

分类: 辣妈育儿

  惩罚孩子需要四个大智慧【博首】

                

孩子上小学后,我们家长都要去参加新生家长学校。有幸我作为班级的优秀家长参加了毕业典礼,学校大队辅导员徐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在坐的都是优秀家长,有谁打过孩子?台下的家长们没有一个举手的,徐老师说:我先坦白,我打过!台下一阵哄笑,我看看举手的占了80%


儿子3岁前是奶奶带的,老人很宠他,家里条件又好,孩子从小要什么都满足。有时候稍不如意,孩子一闹奶奶立刻妥协。3岁儿子上了幼儿园,以我带为主,这才发现儿子脾气又急又犟。每次做错事,我又是讲道理,又是吓唬,甚至打过一次屁股,却没有任何用处。我想来想去,最终明白了原因,问题就是我的态度不坚决,讲完了、打完了,最后还是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说,惩罚孩子是一种教育手段,但是也需要家长的智慧。

 一、惩罚要及时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比如: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虽然他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

 

二、还是要以讲道理为主

大人发现孩子的缺点,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打了。这是缺乏方法,无能的表现。其实我想大人都不会愿意打孩子,大多是无奈之举。打了以后,孩子疼,大人的心更疼。打是一种惩罚,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对一件错误的事情有深刻的印象。我个人认为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孩子。在极度愤怒的情况下,我们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无法平静下来的时候,要暂时离开孩子所在的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等自己平静以后,再来管教孩子。实在是要打,也要讲策略,一定要选择打的方式,要师出有名,打必有得。没有十分的把握,还不如沉默。

 

三、不要翻旧账

不能经常在孩子耳边唠叨,越唠叨孩子越反感。教育孩子时语言最好精炼,就事论事,不要翻旧账。 孩子如果有过错,家长的批评要钉是钉、铆是铆,就事论事,说准说透,让孩子懂得错在哪里就行了,不要把陈芝麻烂谷子都翻出来,老账新账一起算。

 

四、赏罚要分明

家长教育孩子要相互配合,态度一致,赏罚分明。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甚至煞有介事地奖,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确、措施果断,让其知道自己错之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品行。如果在对孩子实施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认为孩子受了委屈,随即又来安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实践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打一般是家长在沟通受阻而采取的一种身体语言,是语言教导无力的表现。因为理讲不通,做不好思想工作,家长只有无奈地通过肉体的刺激来使孩子长记性。说的不客气点,打实际就是无能的表现。家长打孩子是绝望的歇斯底里的表现,会把自己最气愤、最薄弱的环节暴露给孩子,孩子就知道了怎样能使家长暴跳如雷,那麽当他想气你的时候就会这样做了。所以,不轻易愤怒的家长才是最有威严的家长,因为孩子没有摸到家长的底呀!虽然打孩子看起来是一场一边倒的战争,但是最后的输家一定是我们家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