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知识掌握天性好习惯 |
分类: 辣妈育儿 |
前几天在群里,好多妈妈都抱怨孩子马虎、粗心的毛病。一般当家长们翻阅孩子试卷的时候,眼睛多半会停留在孩子被扣分的地方:咦,你怎么这么粗心呢,这么简单的题都会做错?这么简单的字也给写错?哦?怎么会漏题。当我们一声声责问孩子的时候,有没有静下心来仔细想想,真的是孩子粗心做错题吗?
对于孩子在学习中爱犯的诸如写错字、看错题、加减号看错、小数点漏写、数字颠倒,我们不能总是认为这就是孩子粗心造成的。因为我们有时候觉得简单的东西,孩子并不觉得简单。小学阶段的孩子大脑还在不断发育,从而达到成熟状态。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弱,在做练习时,就常常出现看不对题,抄错题的现象,其实这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等孩子长到高中一般是不会再出现“粗心”的问题了。
每逢考试家长就担心孩子会不会又“粗心”,总是千叮咛万嘱咐:“答题时你可要细心点,别粗心!”当试卷拿回来,家长就有话说了:“你看你,简单的题目也做错!” 可能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粗心其实是因为孩子概念模糊。“粗心”的孩子往往是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好,理解问题似是而非,这才是造成他们“粗心”的原因。我记得一个老师曾给我说过,没有粗不粗心一说,还是孩子知识掌握的不熟练。你若问他1+1等于几,孩子张口答来绝对不会错;写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电话号码,孩子会“粗心”出错吗?不会,因为孩子已熟练到条件反射,要出错都难!
造成孩子考试时“粗心”的原因,还可能是考试时,由于时间紧,题量大,一些平时看起来很简单的题,孩子没有足够的时间想,导致忙中出错。奇奇最近一个单元数学考试,就是因为老师只给了30分钟,最后一道题三角形面积忘除2了,被扣6分。这只能说明他对知识掌握的还不熟练,综合运用能力不够,并不是粗心,而是应该努力学习,把知识熟练的掌握。
孩子粗心大意是必然,我们每个人都是从那种年龄段过来的,我们要了解到孩子们在粗心问题上的生理原因,顺其自然、适时引导。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会从粗心的短暂失败中获得教训和成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任何一种好习惯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
您好!我是少儿博客管理员。欢迎加入新浪少儿官方博客圈,这里有新浪少儿博客管理员,您的文章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将有机会在新浪育儿及少儿首页得到展示。现诚邀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与交流育儿经验。

现诚邀各位家长,共同收藏、加入探讨及交流育儿经验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