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卖薯救弟:幸运背后有隐忧

(2014-12-01 09:21:38)
标签:

卖薯救弟

幸运

隐忧

分类: 时事随感

  卖薯救弟:幸运背后有隐忧
  文/张剑
  21岁的周小芳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因其弟弟患白血病无钱治疗,近日她通过摆摊卖红薯为弟弟筹集医药费的行为迅速在网上走红,而在经过媒体报道后,其募得的资金在27日就达到了15万。(11月30日《华商报》)
  
  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尚无经济能力的姐姐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弟弟筹集经费,毅然通过街头义演、卖红薯的方式为弟弟寻得一线生机,这手足之情中隐含的无助与无奈,足以让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为之感伤。但这也是一个幸运的故事,在媒体的报道下,姐姐卖红薯救弟的新闻迅速在网上传播开来,其直接后果便是在客观上促进了弟弟医疗费用的筹集速度,而可以预见的是,在各方的关注下,因资金问题而带来的治病困扰,解决起来将比之前容易得多。
  
  但这幸运背后却是深深的隐忧。如果姐姐卖红薯的行为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那么,仅靠其一天正常的营业收入来治好弟弟的病,无疑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吊诡之处也恰好在此,当大学生卖红薯的标签夹杂着为弟治病的目的时,其传播特性也就随之显现。于是,在获得媒体认同的现实语境中,被调动的民间力量迅速给了尚处于困顿中的医疗费用巨大的转机。
  
  这种通过异样举动来博取民众关注并趁机表达自己无助的行为方式,虽然是一种有效的自救手段,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隐含着无比巨大的风险。因为趋于剑走偏锋的自救,其直接目的是要夺取民众眼球,但在各方都穷尽脑汁使用这种手段“推销”自己时,这条路只会越走越窄,且难度系数会越来越高,那么,这就势必倒逼那些需要自救的人想出更加吸引眼球的创意来获得民众的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民众对这类行为的认同,其实也有着一个承受底线。如果他们今天见到的是一个买卫生巾救女的父亲,而明天看到的却是一个卖红薯救弟的姐姐,那么,他们对这类弱势群体的关注必然会陷入疲劳与茫然,他们被消费的同情心,肯定会对这类行为产生深深的反感。而这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灾难。
  
  当然,这些需要救助的人也是情非得已才会走上这条道路,但负有救助之责的相关部门却不能对这样的行为放任自流。白血病作为一种治疗成本高、治疗周期长的疾病,不管是红十字会、还是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抑或是当地民政部门,都应该为这类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在医疗保险方面,相关部门也更应该为这类病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只有各类救助体系前移,不幸患病的人才不会因为手足无措选择异样的手段自救,整个社会的爱心体系才可能不受到破坏。
  
  事实上,通过身体的异样表达来获取帮助只能是救助体系的补充,它不能被异化成主流。真正该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应该是权力谱系中的相关部门。否则,这些花样百出的自救表达,只会在刺激公众神经的同时,让他们彻底疲惫。

 

刊12月1日华西都市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