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剑_zj
张剑_zj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86
  • 关注人气:3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本兼治,才能根治招考“冷热不均”

(2011-07-21 07:35: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随感

标本兼治,招考“冷热不均”才能烟消云散

文/张剑

19日是贵阳市属事业单位招考报名的最后一天,在报名现场记者看到,不同单位和不同岗位竞争“冷热不均”。据各家招考单位的统计数据显示:部分涉及园林绿化、公园管理的部门和岗位“遇冷”;而教师、护士等岗位报名人数众多,竞争颇为激烈。(《贵阳晚报》7月20日报道)

 

受传统思维惯性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招考之所以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多数择业者还没从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对一些工作岗位还缺乏公正合理的理性判断。这个结论背后的逻辑就是,在大多数人“待就业”或“被就业”的当下,拥有一份工作,要远比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族”实际得多、理性得多。

 

严格来讲,持这种观点的民众也不是没有任何道理。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五”期间,每年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就高达2200万,而这个数据在“十一五”期间,可能会突升至4000—5000万。一边是庞大的待就业人群,而另一边却是某些岗位揽不到人才、“冷热不均”现象非常严重。

 

解决此类问题,如果仅从“就业观念”的改善上着手,难免会落入“穿新鞋走老路”的旧有窠臼。这种“蚍蜉撼树”的做法不但于事无补,甚至还可能沦为人们茶余饭后“无聊”的谈资。笔者以为,要解决招考“冷热不均”的现象,不但要在“治标上”下功夫,更要在“治本中”寻求良策。

 

所谓“治标”,即是指改变人们的就业观念。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人们对某些工作岗位有着天然的喜好,而对部分职业却充满着“与生俱来”的“仇恨”。教师、医生等职业受追捧的热度和与涉农有关的园林绿化、公园管理遭遇冷落的巨大反差,使我们不得不怀疑部分择业者的就业取向。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劳动着就是幸福的”的就业观念,但那些深入骨髓的“择业偏见”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纠正、去发现。这不但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工作岗位的定位宣传,更需要我们的社会塑造一种“行业平等”、“职业无贵贱”的工作氛围,打消部分择业者恐被歧视的念头。如此这般,方是“治标”上策。

 

然而,光有治标还不够,我们还得从治本中寻求药方。众所周知,大部分人择业,并不是偏执于这个职业的名称,而是看这个职业里面,资源分配是否公正,向上流动的空间是否合理,自己所长与工作所需是否衔接得当,以及这份工作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快乐?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大部分人在择业时都偏向传统的、工作稳定的就业领域,而对一些新兴的、人们不太熟悉的工作岗位表现出了少有的“冷漠”。在这种背景下,“治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具体而言: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要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使择业者有平等的竞争空间;而对于用人单位来讲,更要平衡资源分配,珍惜人才,爱护人才,使他们“人尽其才”,尽可能多地位单位发展做贡献。一个人只有爱这份工作,他才会爱这个单位,才会倾其所有,快乐的工作。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相信,标与本的结合,才是最完美的治理方案。解决招考“冷热不均”,亦是如此。

 

 

7月21日《黔中早报》

http://epaper.qbnews.cn/HTML/2011-7-21/5114_1037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