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件小事及一些扯淡
(2011-05-23 22:32:07)
标签:
杂谈 |
1、昨天晚上,东八有两场活动。一是演播大厅的心理剧表演,一是舞池里的“绵阳市乐队选拔赛”(大意,具体名字记不清了)。我是一个不太爱凑热闹的人,被裹挟去看,心里甚是不爽。心理剧演完三个节目,我就和同行的松林撤了。出来正赶上外面的选拔赛搞抽奖活动,忍不住驻足观望,一个有幸被抽中的观众被主持人请上台。
主持人问:“这5支乐队中你最喜欢哪一支”?
答:不好意思,我才来,不知道。
主持人一阵惊讶,说:“天啦,这世界还有这么老实的人”!好吧,1、2、3、4、5你必须选一支。
答:“那就第2支吧”。
2、晚上“闲得无事”,买杂志一本回寝室翻阅。看书真是一件促人睡眠的“好事”,杂志未读到一半,就睡着了。奇怪的是,居然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去世整整15年的曾祖母和去世八年整的曾祖父,梦境中,似乎我还是个孩子,向他们撒着娇。
3、梦醒后,果断的去外面逛了逛。校门口到处都是卖枇杷的小摊,经不住诱惑,也准备买下一点。这些卖枇杷者,有些是常年卖水果的小贩,有些是附近的村民。说实话,在决定买谁的枇杷之前,我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小贩的色泽光鲜,但有不健康之嫌(原谅我这么敏感);附近村民的虽然个头不大,颜色也稍逊一筹,但却是自产自卖,质量信得过。经过一番考量,遂决定买看上去像一农村老太婆的。她的摊位前只剩下为数不多的枇杷了,老太婆让我全部买下五元钱,并盛情的邀请我尝尝。我拒绝尝她的枇杷(在没买之前,我一般很少尝人家的东西),给了五元钱,买走了她说有两斤三两的枇杷。回寝室后,才发现,那些枇杷不但很生,而且一点也不甜。
4、昨天写了一篇关于大学副教授“另类”言论的文章。系主任陈建新老师给出了一点评价,指出当今大学的运行状态,有点不知所措。再次将其回复贴于此:
“这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这就是大学的管理现状。
对于第一个故事,我只是想说:在大学里,这样老实的人或许还会有那么几个,而出了社会,就不得而知了。而对于第二个故事,给我最多的或许就是回忆了,回忆小时候他们对我的爱,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第三个,让我想到了现在已接近七十岁的外公,前些年,他身体还很硬朗的时候,逢年过节,总是将自家产的大米背到街上去卖,然后换一些“水果、瓜子”等小零食供我们这些“小客人”食用。那个时候他卖米,总要将米在打米机上多过一道,说城里人喜欢那样的颜色,然后再“打扫”干净米里面夹杂的一些米麸和未完全碾碎的稻谷,这样的米到街上,总是被人抢着要。可近些年,他突然不卖米了,不管家里还有多少存粮。一方面,他年老体衰,已经背不动;另一方面,城里人早就不“稀罕”乡下的米了。的确,比起超市里那些白花花、油光光的大米,乡下的米远没有竞争力。第四个故事,我没有发言权。我只是觉得,大学老师自有他们的难处,但他们这样一味附和,以及这样的不负责任,最终受伤的,永远是学生。很失望,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