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同情心

标签:
杂谈 |
中学时读过鲁迅的一篇文章《藤野先生》,书中讲到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看到一群中国人,他们不为日本人枪毙自己的同胞而愤恨反倒大呼万岁。鲁迅认为这是国民素质低,麻木的精神所造成的。最后放弃求医,毅然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他认为,有了身体上的健康而没有精神上支撑的民族是可悲的!现在,我们不妨看看我们变得如此麻木究竟是为什么?又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同情心?
行走在大街上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乞丐,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在街上行乞。这其中包括老人,小孩,残疾人,但这其中却有不少的正常人。
不知道这两位老人是真没人管,还是觉得这种生活方式过得轻松?看他们的穿着怎么也不像行乞?
有时我也会为自己的冷漠而自责。可每当我看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的同情心去骗取钱财,那些出于好心去扶一位摔倒在地的太婆却被反诬是他把她撞倒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听到这些事,内心也就真的麻木了。因为人们都有这样一种心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次受骗,就再也不敢了。
或许,现在这个社会的确有点畸形。好心没好报,善良之举反被讥讽,出于同情心反被陷入圈套。于是出现了大多数人的明哲保身、是不关己高高挂起、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来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冷漠的人越来越多,热心的人越来越少。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关怀,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变换着伎俩却屡屡得逞。
是什么夺走了我们的同情心呢?
我认为是利益的驱动、舆论的引导以及政府措施的失当。
不管做什么事,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是否会危害到自己的利益?当涉及自己的利益时,大部分人都会退避三舍,唯恐受侵害。另一方面,现在媒体舆论的引导也存在问题,报喜不报忧或者干脆造假,使人们看不到这个社会的真正面目,使大多数人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强调自己利益为先越来越严重。再则,政府措施失当,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缺乏严厉的打击力度,使一些人浑水摸鱼,让人叫苦不迭。
当然,我们也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否也常怀一颗警惕的心?一颗麻木的心?一颗怀疑的心?
这的确是社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