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城探幽---记山东滕州姜屯之滕王侯墓遗址【喜上眉梢

标签:
杂谈 |
鬼城探幽---记山东滕州姜屯之滕王侯墓遗址 [喜上眉梢 文 2009 8 3]
鬼城探幽
---记山东滕州姜屯之滕王侯墓遗址
http://img.bimg.126.net/photo/EwrchCFw9sXoV-Sc1DJGrg==/4286019470373905501.jpg
鬼城又称作“鬼城子”,还称作“龟城子”,其龟城得名出自于--鬼城子原为乌龟形封土堆,高数丈,龟头偏向西南方向,是历代的滕国贵族墓葬之地。“鬼城子”,2005年被国家列“庄里西遗址”,为枣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传,原鬼城子占地66亩,上面平坦,为附近掘土所筑,上面的西侧曾有一庙宇,从古相传为火庙,即滕国古庙祠,周围田地阡陌纵横,一望无际,是古今产粮的好地方。鬼城上的滕国庙祠是历代滕王侯为先祖的地方。据说滕文公遵从孟子的善国之道,为其父滕定公守丧三年之所,就是在这鬼城东的不远处---现在的滕州市姜屯镇庄里村,这村址那时可是滕王侯来祖茔祭奠的行宫,同时是贵族王侯殡葬之前,子孙与官僚们在此“路奠”的地方,据传也是古滕国兵器与粮食等物质的储备中心,这也许是“庄里”之得名的原因吧。
http://img.bimg.126.net/photo/VWwTG1Y3r-zgnkyH5BsL2A==/4286019470373905496.jpg
高耸的鬼城子封土堆,现存最高处约有5米左右
http://img.bimg.126.net/photo/5JCM6r-mF2y4N9oWWAmtZg==/428601947037390549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K5aBZ_zljQ4npK6Ls7OH9g==/4286019470373905502.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eweiHZQTt3phSzct9PfCGw==/4286019470373905503.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PmUbjFJHyV9ZbnrdVueOoQ==/4250272148331660636.jpg
从竖直断截面上可以看出:鬼城堆上各种土质都有,以五花杂土居多
http://img.bimg.126.net/photo/JTkvuKqZ7kzj81vpPicNtQ==/4250272148331660639.jpg
http://img.bimg.126.net/photo/MBBCyXeUJDcx50ufzs-EZg==/4250272148331660640.jpg
从封土堆里盗挖出的散土中,夹杂着无数的古贝壳,这些宝贝有的已经破碎了
我在上海念了几年的小人书本本回到自己的家乡工作后,受媒妁之言又在滕西姜屯镇南孔庄村作了一个亲。由于距离近,走亲戚如家常便饭,踩的亲戚门口都不长草,所以我是经常的路过姜屯镇庄里村的。
每每路过庄里村时,总是被村西头的一座高大土堆所迷惑,很多的问题我不得其解:在这一片平坦的沃野之中,怎么会有一大片高达的土堆呢?我曾数次围着土堆转了一圈又一圈,看到土堆下有许多人工挖的土洞,刚开始我还以为是过路的人为了避雨而挖的呢。我对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拜访了许多当地的老人,几乎是见到老人就问问关于这个大土堆的事情。当然,不同的人会给我不同的答案,有的大同小异,有的完全不一般。不过各个观点给我的认识是耳目一新的,为了求证,我仔细阅读关于滕州(县)的历史、关于古滕国的历史---于是关于这个大型封土堆的历史由来渐渐的明晰了。。。
这个大型的封土堆,就是人们通常所言的“鬼城”,又称为“鬼城子”,是滕小国贵族的墓葬之地,距离此地两公里处的东南方向,有滕国故城。
据史料所载,
实际上,滕侯陵墓不仅是西周滕侯错叔绣及其子孙的墓葬地,也是也是夏商及以前三千多年的滕侯的墓葬地。
由此看来,这座封土堆至少有近五千年的历史。就因为这是古代的墓葬群,所以也有人把它叫着“阴城”或者“宝城”,古时城顶上树木参天,再加上其又是墓群,阴深深的让人可怕,所以叫它为“阴城”,又因为历代王侯墓葬时又陪葬为数众多的宝物,所以又称作“宝城”。这也成历朝历代,甚至于今天盗墓者所窥觑的对象。
鬼城子还称作“龟城子”,其得名出至于--鬼城原为乌龟形封土堆,高数丈,龟头偏向西南方向。据传占地66亩,上面平坦,为附近掘土所筑。城顶上面的西南西侧曾有一庙宇,从故相传为火庙,也即滕国庙。(现在作为庙宇的文公台在滕文公执政的时候,那可是他的寝宫啊)。
古滕国是黄帝、西周两个不同时代建立的滕国。远在4600多年前,黄帝曾封他的儿子建立古“滕”国;姬姓的周武王,又封同父异母弟错叔绣建立“滕”国。史学家考证,除承袭“龙”图腾之外,姬姓滕国还以“火”为图腾,因为滕国君的祖先曾任“火正”的官职。20世纪50年代,滕县庄里西村有青铜器出土,在青铜礼器上发现有“火”字铭文,即“滕”字去掉下边的“水”字,另外加添上“火”字的古文大篆字。专家考证说,滕国当初以“火”为图腾,出土文物今存滕州博物馆。古滕国王侯与平民百姓以火为崇拜对象,于是就建立了火庙。
滕国古都西门外有南北走向的神道直通陵墓,到上世纪60年代,神道的东侧还立有金代大定四年的碑刻,后移往县城龙泉塔下,1992年再移至滕国故城碑林。传说土台龟脖颈是当初登宝城的台阶,从这里才可能登上城顶。还有老乡给我的传说是:说从前某一年,南方来的一位蛮子方士,告诉附近的村民:乌龟脖子不停地往外淌水,这是灾难的先兆,如果不把乌龟的脖子砍掉,将会有大难临头(其实这是地下水的泉眼,本是正常现象,被封建迷信者认为不正常了)。于是村民信以为真,村里一位有名望的族人召集众人,大家七鐝八锨的就把乌龟的脖子给破坏了。
龟头也被“吃”掉了,一个完整的大乌龟被吃得囫囵半个的,不但没有乌龟的形状了,而且许许多多的研究古滕国历史的珍贵的文物在随着古墓的破坏而流失了。
生产队时期,庄里村设有滕县直辖的废品收购点,每当村民用土时发现的土里的是就便宜的卖给收购点,甚至于青铜器集成堆到县里换回一个水泵或者电动机,那是这种生产设施奇缺的,再说那时从国家政府到民间谁也不重视与研究古文化的,古人的埋葬品放到家里,又感到害怕甚至忌讳。如果村民们发现了除铜器外的瓦罐陶器等,一般都会当场就用铁锨砸坏的-------真可惜!!!
另外,我在鬼城子考察时,发现了很多的盗墓而挖掘的土洞,有的很深,直着通向封堆内黝黑的深处,在被挖出的碎土中,散落着许许多多的破碎的瓦缻盆罐,还有密密麻麻的或完整或碎裂的的古蚌壳,这种贝,实际上是淡水背瘤丽蚌,有个别年长的村民说是附近古荆河里的,由于堆土而埋在封土下的。我看这种说法还不对,这种河蚌,一看就是古代的海贝,壳壁很厚,有白亮的珍珠光泽,贝盖外有很大的凸点子,绝对不是淡水河蚌壳的,淡水河蚌壳都是内壁光滑、外壁圈圈纹道的,壳很薄,边缘锋利,就像刀片一般。无论在古河道还是在新河道,我所见到的沙子中大部分是这种贝壳,而且很大的极少见,大部分是指甲般大小。
http://img.bimg.126.net/photo/iOknTdwTGY0b8uAn2R4sDg==/3979493220736368962.jpg
这就是喜上眉梢在2009年8月2日,在鬼城子考察时
所捡到的贝壳,个个又厚又大,壳背上都有凸点。
据资料所言,应该属于淡水丽贝类的背瘤丽蚌。在
距此东南七十里许的“孟尝君墓”里,埋葬很多很
多这种古贝的。不是显示信仰的原因,就是显示尊
贵的原因。二者必有其一,或者都有。
这种古代作为钱币使用的古贝,才是真正的“宝贝”呢。
(以上照片皆由喜上眉梢用手机拍摄,
第一幅与最后一幅为数码相机拍摄)
为什么贵族墓葬的殉葬品要用这么多的海贝呢?原来,这种海贝就是那是古人所用的用于购物的“金钱”。在物物交换的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后,春秋之末时期以前,古人还没有大量提炼金属铜,即使春秋末期古人能够炼出少量的铜,也是被认为是及其贵重的东西,堪比黄金一般,炼出的铜只用于制造贵族的祭祀品器件或者贵族王侯自己赏乐或生活用品,平民百姓根本看不到。而随着社会的需要,人们就用海贝,也即是贝币作为等价交换的中间媒介物,由最先出现代表“钱”的汉字是“贝”,后来才出现的字是“币”,由此这两字可以看出,古人是用贝壳作钱用的,但这不是随随便便从河里捞的河贝,而是一种特殊形状的海贝,也称作“宝贝”。另外从“货”字、“贷”字也可以看出古人最先使用贝壳来购物的、借贷的---化为贝(钱币)即时货(商品),以贝来代替所借之物即是“贷”。再后来使用一种丝布,上面画上特定的符号作为钱币,这就是“币”字底下有“巾”的原因,很闹笑的是,在王莽篡权改“新”之后的十五六年里,他数次更改货币政策,不用流行了二三百年的西汉“五铢”钱币,甚至于都用到了布造的钱币,百姓极力拒用,以至于他的小王朝没多久就崩溃了。几厘米长的小布条作为为钱币,在古墓里是不经腐烂的,所以春秋贵族使用海贝代表钱币作为陪葬,就是象征着权利与富有。据当地的百姓说,他们见到考古的情况了,贵族的墓道里全是用这种海贝整整齐齐的铺地,甚至于一圈的墙壁也使用海贝砌的。
从被盗墓而挖出的土里,带有不少的瓦缻残片,有的是褐色的粗陶片,上面压有绳纹,绳纹特别的清晰这种陶器的制作时期比较早,大约是在春秋与战国前期;有的是黑色的陶片,表面光滑黑亮,有瓷器感,中间夹陶,陶器壁厚比较薄,质轻,其制作时期较晚,大约在战国中、后期。另外在土堆壁上还露出古代的大青砖,可能是砌墓用的。
上面曾言,从古以来,盗墓者屡禁不止,但现在国家对盗墓者从严从快的打击与惩治,今天很少有人敢于以身试法了。但是几年前的七八月份,有些人趁黑夜,以玉米可作掩护,为钱财不惜一切,甚至生命危险去做盗墓贼,盗取古人的墓葬品去换取几个昧心钱,盗取阴间的财富,也遭到了古人的诅咒:有的人被诅咒夺取了灵魂而被坍土砸死,有的人把文物换了钱财之后就进了监狱。更“神”的是,古灵还让盗墓贼们自相残杀,据一位村民所言,国家考古队在挖掘古墓时,就见到了一个孤灵。在一个地洞的中间,化为白骨的孤灵弯曲着身子,颅骨上有孔,身底下的古墓被盗一空。可见这是不知哪朝哪代的盗墓贼,他们结伙在夜里盗窃墓葬品。这位冤死的盗墓贼在向同伙递完最后一件随葬品时,就被他的伙伴们用大石头块或者锤子、锨及镐等盗墓工具,残忍的把他砸死了,然后又用土把他埋在了古墓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砸死了一个人,活着的就多得一份赃。可见为了钱的无义之人是多么的冷酷无情,那个冤死的盗墓贼临死时还做着发财梦呢,可惜的是至死也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喜的是,1978年在此处发现一座西周墓。出有铭铜器三件:其中吾鬲铭为“吾滕公宝尊彝”;簋二件。1980年又发现一西周墓。出土铜器六件;其中侯方鼎,铭为“滕侯作宝尊彝”。滕公簋铭为“滕侯作滕公宝尊彝”;此外还有壶和扁足鼎各二件,无铭文。特别是在此发掘的“滕皇”编锺、编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滕国鬼城出土的四足青铜圆鼎
http://img.bimg.126.net/photo/bact7geg7JeqCBYxa8337A==/4828984700448933512.jpg
滕--功德碑群,是历代朝廷或地方官员所立,
有好几座碑的底下有似乌龟的爬行动物。
人们都说驮碑的是大乌龟,错了!(喜上眉梢言)
【驮碑的不是乌龟,是叫做赑屃(bixi)的神话中的动物。据传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无一为龙,像龟似的赑屃
由于赑屃外形似龟,因此民间俗称“龟趺”或“石龟”,实际上不是乌龟。不过你仔细辨别会发现,赑屃嘴里有一排牙齿,和普通的乌龟有所不同,另外其身上的斑纹和数目也和普通的乌龟不一样,所以赑屃似龟而不是龟。】
另据考究,鬼城子是古雍城遗址。---这又产生了自相矛盾的问题生了,滕国故城究竟有多大?公邱城究竟是否就是包含了文公台与雍城在内的另一说的滕国古城呢?其实不同的历史的记载,也有矛盾之处。且看关于滕国古城与公邱城的记载如下:
雍城遗址,现为崮堆形,东北稍底,西南略高,呈不规则长方形; 纵横最长150米,顶部平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及滕州博物馆多次发掘考查。
雍城之名见于清代。康熙56年版《滕县志》载:雍城在滕城西北一里许。《通志》云:“建置无考,其中多唐太宗功臣之故墟,俗传所谓打球场也。《太平院记》诬以为公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