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山蹈海的福鼎诗人——浅评王祥康的一组诗

(2009-07-28 22:01:20)
标签:

组诗

诗人

病榻

冰面

王祥康

福鼎

文化

分类: 评论

观山蹈海的福鼎诗人(节选)

——浅评王祥康的一组诗

李建民

 

福鼎背靠太姥,面朝大海,峰之奇秀和海之深遂都给予诗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是诗人的沃土和文化背景,质朴与奇诡就这样构成福鼎诗人的地域文化特征。山川养育了诗人的灵视之眼,而不同的气质和文化背景又把地理之局限,搁置于想象与抽象之外,从而变成诗人独自的精神艺术之旅。

王祥康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福鼎诗人,他小处着手,趋于精致,面前永远有一个典雅的屏风。《一只鸽子飞临我的病榻》是这样描述的:“沾满昨夜的风雨/一只鸽子飞临病榻/……这一刻/意念中的阳光/透进窗棂/……那首沉睡在喉间的歌/重新翻出/与鸽子作默默的对唱”这是一首并不费解的诗,写的是作者意念中的精神的安抚,可以说是一切病榻中人的渴望,而重要的是我们给予了没有?这种看似纯属作者臆想中的渴望既有接受也有施予,《火车》则是这种施予的近于痴语的空想。“火车上一定有一个人/在遥想远方的亲人/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在闽东 在福鼎这个小小的地方/请你望向窗外”是的,“这是一个痴情的想象”!但这非常准确地道出一个花季少年的渴望与向往,也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渴望交流的愿望。需要指出的是在意象的转换上,“火车沿着我的肋骨/一步步逼近心脏”表达得极为妥切。心对火车撞击地面的震撼感受正象肋骨是轨道,把轰鸣引向了心腔。要说在诗的艺术表现的探索,《舞者》可谓较为圆通和成熟。起句便是不俗,“这个舞台像冰面一样/……/”接下来是“我为什么要说到冰/它的冷比照着你的忧郁/我看到丝绸的痛/薄而光滑  内心的火焰/被忧郁点燃”用舞台与冰面,冷与忧郁,丝绸之痛喻“点燃的忧郁”。又把“尘埃抖落  冰下的火/从你的眼睛  一直传递到/我身后的冬季”如此营造的忧郁,与从眼睛传递过来的艺术的魅力,连身后的冬季也受到了炙烤!《捡起地上的一支玫瑰》则以全新的意象状写玫瑰,“玫瑰用开放的孤独/和死亡的笑  换取/爱情短暂的浪漫”诗忌概念,而写家与祖国的诗要么太小,要么太大,大就空了。王祥康善用推衍,由小及大切中本质:“我在爱着这一座城市  这一溪春水/就像我心中的长江或黄河/像我体内奔流的血液/这个家的气息  在祖国的怀里/慵懒地呼吸  自由  感性/像大地吐出那一芽/小小的绿”(《家住溪边》)这不仅使家的温暖跃然纸上,也使情之溢满浸上溪流港湾;家是大地的那一芽绿,母亲的怀抱让我慵懒地呼吸,有什么比这更亲切,感性和自由?!那种歌颂祖国的口号式的纯粹赞歌,实在比不上这巧妙和精深!《父亲》是一首有生活又情挚的作品,我们不禁要为作者的叙述感动。那种平常中的诗意不一定来自和风细雨,父亲蹒跚的步伐和无法想通的叹息,以白描的画面占领我们全部的记忆。这诗情是挚爱与热泪,我们不禁要为中国农民的不堪承载感到疾首而振臂,该诗的叙说只一个细节,便把那难以承受之轻的思想漫溢给我们。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泉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刺桐》杂志主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