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宝性格宝宝习惯培养宝宝耍赖顶嘴性教育育儿 |
分类: 人气博文 |
自从开了微博,我的网上“朋友”突然多了很多,“无间分享”的围脖可以让我海聊育儿经的同时,还可以近距离聆听妈妈们的困惑和感言。“我分享故我快乐”的妈咪 Jane 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分享舞台。我每天在围脖上辛勤答题约4小时,有时心急的妈妈还一分钟都不想等。。。。。。于是,“140微言”成了我“快乐做娘,开心养儿”的生活写照。2月16日,新浪亲子频道邀请我做了微博访谈,我立下的主题是如何“智慧爱孩子,聪明当妈妈”,因为我终于发现了问题的关键:养孩子的难处不在孩子,而在父母。
问题
#1:怎样做个好妈妈?
我觉得做妈妈是一个自我学习的过程。孩子小的时候妈妈想的全是物质层面上的问题:如母乳应该喂多少?尿片选什么牌子?每天补多少钙?。。。但当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那只是最最基本的物质层面的满足、身体生理的满足,以这种形式表达出的母爱恰恰处在爱的金字塔的最基础层。
那么爱的金字塔上层是什么?我认为是:用智慧去爱,用科学做妈妈。这份智慧须体现在每一天的生活场景里。聪明的妈妈会明白不能只用妈妈的时间、金钱和怀抱去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相反,妈妈更需要考虑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问题:如何做,何时做,怎么做,为什么做。例如,妈妈是否在孩子闹夜时第一时间做到有求必应,还是选择忍耐爱心,逐步训练孩子自我安抚入眠?是积极为孩子补营养素,并深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千真万确的?还是让孩子参与各类集体和体育活动,确信6岁前的孩子是用肢体触摸来探索和学习这个世界的,因为独立探索而变得更聪明?
所以,想做个好妈妈,我们都必须从基本的哺育“技术”开始学习,然后升级到养育的层次,最后再上升到教育和培育。这段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正是妈妈自我成长、自我超跃的过程。虽然养儿育女始于“养”,但却难在“育”啊。说道底,孩子是我们再次优化自己的契机:我们要学习新的养育知识,改变已有的不良习惯,丰富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人。因此,无论妈妈的育儿动机是什么,只要想育好孩子,就必须先育好自己。
问题 #2: 生活在安逸中的孩子,该如何引导面对人生?
安逸并不是错。从安逸中可以培养出很多人的优秀品质,比如:优雅、礼貌、感恩、尊敬。安逸不是造成坏习惯、坏品德的前提。但如何从安逸中引导孩子养成好品德是考验当今父母的智慧。
1.
2.
3.
问题
#3:2岁的宝宝提出无理要求,父母不答应就大哭大闹怎么办?由于宝宝还小,很难用语言讲道理何其沟通,打骂或置之不理都让其越哭越凶,小家伙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脾气很倔,转移注意力都不凑效,让父母十分头痛~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这个年纪的小孩,他对事物不是用因果关系来判断的,所以用大人的逻辑去讲道理会没有效果。用威胁或打骂,只会发生一点即时效果,但不长久。对幼儿来说,他们更多地是用感觉来理解、来判断。所以,妈妈要唤醒这份与宝宝情感相关联的形象感觉,比如,我小儿子一定要喝可乐不喝水,我就让大儿子告诉他在学校里流行的一个实验段子,把一枚硬币放在可乐杯子里,第二天会化掉。于是,小儿子可以很形象地理解到,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是否也会把肚子化掉呢?这是用一种形象思维的方式把妈妈嘴里的大小道理变成了孩子能懂得的故事或场景。大凡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基本都是大人的错,因为大人没有让孩子明白他们要讲的那点点道理。孩子们原本都是天使,是我们让他们改变成今天这个模样的。
当父母常常对孩子的哭闹没辙时,我给大家几个建议:
应对方式1:父母要改变孩子爱哭的习惯,让孩子明白哭闹并不能产生任何作用和效果。而讲出哭泣的原因却能得到妈妈的帮助,然后认真耐心地处理孩子哭泣的事由,不能听完不处理更不能没耐心。那下次他就不再愿意说出原因了。这样反复练习,孩子慢慢会改用语言来表达。
应对方式2:改变自己对孩子哭的反应。孩子越哭闹,妈妈应该越冷静,不能失去耐心而立即顺着他。妈妈可以对宝宝的哭泣采取冷处理,先把情绪安抚下来;也可以陪伴他,让他继续哭一会儿,释放掉不开心的情绪。很多时候孩子发现妈妈给予注意了,就会慢慢停下来。这时妈妈一定要先聆听孩子的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也要给予关注和讨论。
应对方式3:当宝宝愿意不哭泣而诉说出自己的意愿时,妈妈就因该立即表扬宝宝,并酌情满足宝宝的某些意愿,让宝宝明白哭闹一点用都没有,而用语言讲出需要,学习与妈妈谈判才会有机会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这个母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向哭泣的宝宝妥协;保持冷静的态度,不轻易失去耐心。那么,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也会慢慢明白事理,不再无理取闹了。
问题
#4:我儿子现在4岁差2个月,喜欢听表扬的话,听到别人说他的缺点就顶嘴,稍不如意就说要把谁谁谁杀死、把谁谁谁扔河里去等等,再不就是哭鼻子,可怜兮兮的说:“妈妈不生气,妈妈喜欢我。”诸如此类的话。原来我是经常表扬他的,是不是我表扬他太多了啊?该怎样帮他调整心态呢?
1.
2.
3.
4.
问题
#5:上一二年级的男孩子开始讨嫌,依赖性强,很懒,小时候家里人多惯坏了,不知道这个年龄的男孩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能责怪孩子呀。这是因为在过去的7、8年中父母有许多没有做对。现在孩子才7-8岁,还来得及改变状况。我们就先从您刚刚描述孩子3个缺点来入手来讨论吧。
第一,你说孩子依赖性强。他依赖谁了?依赖什么?那被依赖的这位家长是否可以停止去包办孩子的事?包括他的学习?
第二、孩子懒,是指哪方面懒?我相信孩子对玩不会懒,对吃不会懒,这些都是他有兴趣的事。所谓他懒的事物是哪些?妈妈要去发现某些角度去激发孩子对“懒得理”的事物产生兴趣。
第三,妈妈提到小时候被惯坏了。其实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改变孩子必须先改变父母自己。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如何要求孩子改?所以,父母先要看自己有什么需要立即改变的?!
问题 #6:孩子到十一二岁洗澡不知道避开父亲,该怎么和她说呢?
1.
2.
3.
面对孩子提到的性问题,
年龄小的宝宝总是会关心自己从哪里来。爸爸妈妈可以直接回答。让他知道自己就是爸妈妈相爱的结果,因此他很珍贵。最好不要用“是从路边捡的”这种托词,会伤害宝宝的感情。其次小宝宝比较接受形象的解说,比如妈妈肚子里有个小房子,爸爸放了一颗种子在那里,长大就变成宝宝了等等。
大孩子则更会自己思考捣弄答案了。在他们愿意聊的时候,爸爸妈妈可用信任的态度、平等的语气把一些问题和注意事项传递给过去。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让他们觉得这好像是一件不能谈的很坏的事情。而要做到这一点,爸爸妈妈需要先自己相信性是美好的,然后才能从容坦诚地跟孩子讨论这件事情。
在安逸生活中如何教子是个棘手的问题。无论妈妈有多能干,生活中的问题总是会不断出现不断生成的。做妈妈的过程就是智慧引渡自己的人生旅程,所以妈妈要感谢孩子,感谢他们带给我们的人生挑战和自我优化的一个又一个机会。在与广大父母沟通的过程里,我最最感恩的就是我的两个儿子,是他们给我动力,给我思考,给我发现真谛的霎那感悟。
http://www.askjane.cn/taobao_pic/djgz/01.gif | http://www.askjane.cn/taobao_pic/djgz/02.gif |
http://www.askjane.cn/taobao_pic/djgz/03.gif | |
http://www.askjane.cn/taobao_pic/djgz/04.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