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保护”孩子易酿“杯具”

(2010-03-03 12:00:40)
标签:

父母过度保护

直升机父母

孩子的自由

探索能力

独立成人

育儿

分类: 人气博文

“过度保护”孩子易酿“杯具”

进入初中,焉焉的语文课对写作的要求更多的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老师称此为Reflective Writing。前几天我读到了焉焉为学校做的一份习作,标题为《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一看到标题,我立刻惊讶地叫出声来,“哇!这不是所谓的直升机父母?”没想到儿子在无意间触碰到了曾经风靡美国而后又被逐渐否定掉的一种教育方式:父母们像极了直升机,每分每秒都在孩子的上空盘旋,无时无刻不在守望着孩子的一举一动。这种“过度保护”给孩子成长造成的不良后果,用当下网络流行语来概括即为——只有杯具(悲剧),难见洗具(喜剧)。

以下是Ian的作文原文

 

 

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

By Ian Tan

     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 is a highly debatable topic, but i agree that 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


    Many parents like to keep their child close to them, without giving them much freedom. This means that the child cannot explore, and is given limited amount of exploration area, so it is harder for children to learn. It is commonly said that children like myself, and even younger ones, learn most through experience and exploration. If we can't explore, then how are we expected to perform up to our highest standard?
    

    Also, if parents are over protective of their children, then both the parents and the children will get paranoid, always afraid to venture farther than before, and to expand their knowledge. If that is what happens now, then when the children become parents, they will be over protective of their children too and it will be passed on and on, until it will be considered normal.

 

    Even more, if we, the children, are always so protected, then how are we expected to learn to be independent? Like I've already written, children learn quicker if they explore themselves. Independency is something that a person can't learn through someone else, but only through themselves. If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shielding you, it is as much a barrier in children's learning as video games or electronic games, and will drag the child away from their best standard, down to average, or in some cases lower.

 

 

 

杯具后果之一:孩子难以自我进步
焉焉的作文不长,但我发现他用一个十二岁孩子并不犀利,却丝丝入扣的文字在表述为何孩子需要“属于孩子们的自由”。全文开头第一句是这样写的“虽然说‘父母保护孩子过度’是一个较有争议的话题,但我还是认为父母的确是在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

 

接着,Ian立即进入他的第一个论点:孩子需要独立与自由才能成长。他这样写道:“虽然,大家普遍都已认识到,像我这个年纪的孩子或更年幼的都是在亲身体验和自我探索中学习新事物的,然而仍有很多家长喜欢把孩子拉在身边,很少给予他们自由的空间,这意味着孩子们不能靠自己去发现,因为可探索的领域已被父母局限。如果我们不能去探索,那父母如何可以期望我们取得最优异的表现呢?”
 
读到这里,我开始有点“胆战心惊”。因为,我想到自己儿时也是最反叛父母亦步亦趋的监管。从上初中后,我即在心中认定:我的思想是独立的,我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的追求和努力中的。那么三十年过去了,我的孩子怎么遇到的仍是老问题?是做父母的仍在“压抑”着自己孩子的思想和作为?这不竟让我想到了孙悟空,他为保护唐僧而用金箍棒划下了个 “保护圈”,而做父母的很可能把孙悟空的“保护圈”变成了唐僧的紧箍咒,当孩子们的行为思想稍有偏差时,就会拉紧紧箍咒,加紧施教。

 

杯具后果之二:恐惧成倍垒积
焉焉的第二个观点是过份保护会代代相传,最后变成谬误的育儿常规。他说:“父母过分保护的另一个后果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旦遇到困难或是未知的境况,父母和孩子都会容易紧张,会害怕尝试新事物,因此难以学习新知识。长此以往,当孩子变成父母后,他们则会承袭上一代的教养之道,久而久之这种模式则会成为理所当然的‘规矩’”。

 

在“心惊胆颤”了一下之后,我又被焉焉的“大智”感动了一下。他怎么就看到了“世袭”这个问题?我们前辈犯的错,我辈还正在犯,为何?不就是焉焉讲的:久而久之不合理的也变成了规矩。

 

中国的一句俗语“捧在手心怕掉,含在口里怕化”是最能形容“直升机父母”对孩子细致到毛孔的爱护。所以,当任何可能有不确定因素的事发生时,父母已替孩子筑好围栏,再通过语言把恐惧感反复灌输给孩子。而这种恐惧则会成为孩子的“生活常识”,于是孩子们害怕的东西越来越多,顾忌的事情也越来越多。等到他们再做父母时,会很自然地重复父辈们的这份恐惧,让下一代难以逾越“雷池”,甚少能够成为开拓与创新之人。


杯具后果之三:难以独立成人
“如果孩子总是在家长的保护之下成长,那如何学会独立?”这是焉焉作文中最后的一个论点。他说:“独立是别人教不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实践才能学会。如果总是有人处处为自己筑起一道防护线,那么孩子们何来机会去学习独立?这道防护线对孩子的阻碍作用可以与电脑游戏相‘媲美',过分保护同样可以让孩子无法做到自己的最完善,孩子也可能会因此变得中庸(average),甚至有时更糟。”

 

看来孩子们已比父母看得更清更远更明白。为什么我们还要那么视他们为弱小?可能他们的自控能力还不如我们,没什么人生经验可谈,如果我们时常提醒,远近观察,该出手时就伸手(给予帮助),该放手时就放手(给予自由空间),孩子应该会是我们更亲的朋友,更能共同分享快乐的家人。

 

孩子的一篇小作又给了我一份启迪和一份思过。做父母的,先看懂自己才能更懂孩子。孩子尚幼,但不弱小,给他们天地,他们才会成才成人!

 

如果妈妈们在养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困扰,可以前往妈妈宝酷网我的专栏Ask Jane提问,我每周会选择回答问题。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各位妈妈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