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园入园入园准备育儿亲子 |
分类: 育儿·早教与兴趣 |
入园对于宝宝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宝宝从此涉足社会,与人交往,成了真正意义的“社会人”。所以,在训练宝宝认识数字和单词之前,妈妈应更多的把关注力放在与人合作、交流、玩耍还有会聆听他人,服从指令。
我自己有一些捷径与神秘小道具,分享给妈妈们,希望能让宝宝们更好更快地适应他的Big year。
培养社交能力为先
入园伊始,宝宝首先会接触的就是“集体”,一个由许许多多小朋友组成的大家庭。宝宝会被要求与同学们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完成某项活动。这也是宝宝走出父母、年迈长辈庇护进入“社交生活”的开始,很多在独立公寓长大的宝宝缺少“社交生活”,每次和小朋友一起玩不是哭就是躲。这样怎能去幼儿园?
对于宝宝入园前的社交能力,妈妈可以从多方面早做操练:
a.
b.
c.
神秘小道具:
•交换小玩具。交友时妈妈可随身带些小玩具,让宝宝与他人一起分享或是交换着玩,这既能教会宝宝懂得分享,礼物交换又能促进小朋友增进亲密度。
•运动玩具。户外游戏,与陌生朋友一起玩耍。一些运动型的玩具,最能吸引低年龄的小朋友,例如为低龄幼儿设计的宝宝踢足球、户内户外都适用的宝宝高尔夫。我儿子特别喜欢玩的“多米诺探险营”,只要小朋友来访就一起玩。
激发自我认知
除了鼓励宝宝接触其他小朋友外,在入园前还要让宝宝学会认识自己。其中包括对自己身体各部分的认知,以免当老师问及这些问题时,宝宝会措手不及从而引起他的挫败感。
a.
b.
神秘小道具
•各种各样系列。“各种各样•••”十一系列好玩的书:《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感觉》、《各种各样的害怕》、《各种各样的房屋》、《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玩透六本书,宝宝更了解自己,抽象的感觉,不能控制的害怕,叫不出名字的身体。
潜移默化地学习以助表达能力
对于0~3岁的宝宝,我不建议知识性内容的机械灌输。但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小细节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比如,带宝宝从超市购物回来,可以叫宝宝和妈妈一起数数购买的东西有没有少,一共有几件?也可以让宝宝把买来的罐头,饮料按大小排列。能识别颜色同样是非常有益的,收衣服的时候妈妈可以让宝宝帮忙把相同颜色的衣服进行归类。通过这些不经意的“教”,宝宝会慢慢积累起入园前他必须具备的知识。
除此之外,妈妈还要花些时间教宝宝理解类似“相同”和“不同”、“多”和“少”这些基本的理念。这能帮助宝宝迅速简单的表达他的想法。例如,把三个橙子和一个香蕉放在一起,让宝宝去挑“他们哪个是和其他长的不一样啊?”还有在和宝宝对话中,尽量夹杂进方位词,例如“下”“上”;时间词性,例如“之前”“之后”。
神秘小道具:
•认知滑板书。宝宝在拨动滑动卡片学习的时候,发现藏在彩色卡片下的图画、数字和单词,通过移动卡片找到数字、反义词、形状、颜色和图画之间的关联。
锻炼手脚灵活性
在孩子学会书写之前,他们的手指、手腕上的大小肌肉必须先发育成熟,然后才可以进行精细动作,如拿笔、划线条。妈妈不妨利用各种角色扮演的玩具,让宝宝玩“办家家”,比如榨果汁、烤面包、煮咖啡等,鼓励孩子多多活动他们的手臂和手指。涂鸦是最好能练习协同能力的。给宝宝一块大黑板、大画纸,任他涂抹。在“乱涂乱画”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从歪歪扭扭画出纸外的一条直线到封口的一个圆圈,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会有大大的提升。
神秘小道具:
•办家家玩具。电子发光发声厨房台配用具、果汁机、搅拌机、咖啡机,这些玩具对于女宝宝手脚协同力锻炼是最佳的选择。
•各类积木。男宝宝更注重“工程”化的游戏,所以为小男子准备积木玩具则是聪明妈妈的选择。
Jane's
Tips:
1、
2、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如自己穿衣、上厕所、洗手等。妈妈可以提早把宝宝的作息时间调整至与幼儿园基本一致,以加速宝宝对幼儿园的适应度。
3、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固定每晚有睡前故事,并让宝宝把前一晚听到的故事复述给妈妈听,或者让宝宝看着图片讲故事。
4、熟悉未来的校园环境。宝宝对陌生环境的适应性存在障碍,要让宝宝对校园产生亲近感,妈妈可以带宝宝去看小朋友是如何上学的、带宝宝进园玩耍。
5、让宝宝知道每天妈妈都会去接他。在初期接送宝宝最好由一个人来完成,让宝宝明白每天都会有妈妈来接我,妈妈是爱宝宝的。
如果妈妈们在养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困扰,可以前往妈妈宝酷网我的专栏Ask Jane提问,我每周会选择回答问题。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各位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