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企业要做大,更要做强

(2009-08-30 16:55:36)
标签:

经济

大企业病

中小企业

杂谈

分类: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要做大,更要做强

 

    一、中国的企业做大做强是我们的期望

    中国企业在崛起过程中,需要建立自己的航空母舰——大企业。现在,中国企业的分类不是很清楚,有中小企业、大中型企业、大型企业之分,而大型企业(包括大企业、特大企业)不但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还可以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比如说,在金融企业中,我们有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这些大企业,而且我们还有像中石油这样的大企业,这些大企业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地位。所以,我们希望出现更多的大型企业和强大的企业。

    二、企业做大容易做强难

    从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来看,大的企业不一定是强的企业,强的企业不一定是大企业。我们有不少的国际大型企业都纷纷垮台了,你说它强吗?雷曼200年的历史,通用100年的历史,都是百年老店却轰然倒塌,你说它强吗?AIG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花旗也是,他们也非常的大,但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说明他们不是很强。总之,大和强并不是完全一致的。

    我们奋斗的目标不是把企业做大,而是要把企业做成很强的企业。如何看待一个企业是不是一个强的企业呢?如何评价一个企业成功与否呢?实际上我认为,最关键是看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例如,用综合指标来衡量企业是否强大,这个指标由资本或资产的质量、盈利能力、法人治理结构、产品质量与结构、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才能看企业是不是有核心竞争力,是不是有很强的实际能力。而在这些方面,中国大企业的综合实力还是不强的,或者说不够强。

    在金融企业改造之前,我国的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大不大呢?应该说相当之大,但是有人说它们当时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再用指标去衡量它们的综合实力是不可行的,所以不能算是强企业。中国工商银行通过海外上市,现在的市值居于全世界第一。那么,中国的工商银行目前是不是全世界最强的呢?也不是。亚洲银行家杂志有一个排名,在市值上,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有中国银行等几大银行都是名列前茅的,但就综合的评价来讲,我们最好的只排在70多名,因为我们在管理、法人治理结构、战略、未来发展方面,都存在非常多的问题。包括几大商业银行在内,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样的,到底是发展什么样的业务,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因此,我认为要做大我们的企业,但更要做强我们的企业,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三、必须注意大企业病

    虽然大企业自身有很大的优势,但我们看到,近些年来,现代大企业都出现了大企业病。这里以通用破产为例,在6月1日儿童节的那天,通用破产了,百年老店轰然倒塌,一片可惜、惋惜声。它为什么倒掉?有人说是因为金融危机,但我认为金融危机只是一个引子,没有金融危机,通用也可能会倒掉,只是时间的问题。总之,现代大企业实际上都有大企业通病。

    第一个通病是管理官僚化,即机构臃肿、层次太多、决策缓慢、管理鞭长莫及。这是现代跨国公司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某家跨国公司总部在美国,在亚洲、中国设立了很多的分公司,如果某个分公司面临一个重大决策,而分公司内部却无权进行,就需要上报到美国总部,而美国总部离市场却非常远,致使公司上传下达的层级非常多,从而导致决策缓慢,可能会因此延误占领市场的绝佳时机。与小企业直接化的管理不同,总公司、母公司、跨国公司总部地区分布很广,管理又是层级化的,不少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大企业管理鞭长莫及的例子如巴林银行的倒台。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交易员里森所进行的10亿美元违规交易导致了巴林银行的破产——实际上这是因为银行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而造成的。大企业的管理官僚化的例子还导致了AIG的危机、通用的破产等等。

    第二个通病是企业盲目扩张。实际上,企业可以通过海外上市、收购兼并来做大,这比较容易。比如说,一个不知名的企业收购一个品牌,通过品牌效应来做大。企业要多元化经营,东方不亮西方亮,这样的理论支持许多公司进行跨行业的收购兼并。但是,大企业的收购兼并策略,存在着明显的盲目性。例如,福特汽车公司,除了生产汽车之外,还有飞机,餐馆竟然也有,福特公司这样的收购肯定是有问题的。再看看通用,它将大量的资金用于盲目扩张,有时候甚至血本无归,最典型的是1989年为并购萨博花费了30亿美元,最后却什么都没有得到。总之,企业做大也容易,收购兼并是永恒的主题,但1+1不一定等于2,做得好1+1等于3,但做不好1+1可能等于零甚至为负。在国际市场上,钢铁企业收购的时候,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只好收购兼并,但收购兼并以后,一方面杠杆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市场份额并没有改变多少,因为整个市场的份额就是那么多。

    第三个通病是大企业容易形成垄断地位,不思进取。在通用发展的鼎盛时期,通用最多曾经拥有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GMC、霍顿、悍马、欧宝等十几个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子公司,不断的向外扩张确实让它尝到人多力量大的甜头,迅速成为了最大的汽车帝国。但这个过程也为它埋下了深深的隐患。一方面,通用的品牌混乱且分布广泛,各品牌间地域文化的差异不能相互融合,管理混乱;另外,通用没有去创新,没有用一个主业的品牌去开拓市场。

    第四个通病是企业不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例如,近些年来,小排量的省油车型是市场上对汽车需求的一个趋势,但通用没有注意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就是说,它并不重视对节油技术和小排量发动机的研发,而是花费很多精力去研究纯电动、插电式汽车,却没有成功,投资了数百亿都没有收回。相反,日本、韩国抓住商机,看到市场上对汽车需求的变化,于是,车身小巧、油耗经济的日韩系汽车就占领了市场。所以,如果企业不注意市场变化,进而调整结构,就会丧失良机,这恰恰是大企业不能克服的困难之一。

    第五个通病是大企业的刚性福利,成本过高。这和我们国有企业的情况很类似。对于通用来说,劳务成本过高,退休人员福利负担过重,则直接将这个巨人推入无底洞。长期以来美国工会力量非常强,在员工福利、退休养老方面与企业决策者毫不让步,这让通用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受汽车行业利润暴涨和管理层高额奖金的诱惑,通用工会提出涨薪谈判。1999年,在将管理层的奖金提高到创纪录的水平之后,通用签下了公司史上最昂贵的合同。新的工资合同,包括涨薪水、涨奖金、涨养老金、增加健康保险和为工人子女上学提供补贴等。实际上,通用每年的盈利还不足以支付员工的薪酬、养老等各项福利,通用已经亏了5年多了。所以,我们要把企业做大,就必须注意这些大企业的通病。

    四、中小企业着重把企业做强

    对于中小企业,首先不应考虑做大的问题,而是要考虑把企业做强。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企业群体。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是35年,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三五年以后就倒闭了,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的中小企业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所以,中小企业首先必须要做强,不要总是盲目地扩张。

    中小企业本身有自己的优势。第一,产品、品牌和结构都比较单一,主营业务是比较突出的。第二,管理简单。中国的中小企业,管理层级比较简单,尤其是家族企业。但是,中小企业如果要上市,就必须转化成为股份公司,还要有公司的治理结构,但总的来说管理结构还是简单的,不像跨国公司还有总部。而对于中国企业集团的总部来说,总部和下属企业的关系并没有搞好,同样存在大企业病。第三,容易调整结构。船小好掉头,但大企业没有这个优势。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创造自己的品牌。我们很多的中小企业很容易出现大问题,原因在于没有自己的品牌,或者说我们都是用别人的品牌。例如珠三角的一些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致使顾客不相信你的产品,最后导致订单量急速下降。形成一个品牌就是形成一项事业。麦当劳创造出了一个品牌,全世界都有它的企业。另外,中小企业不要盲目的扩张,兼并收购,尤其不要盲目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和产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对于腾中收购“悍马”这件事,人们的看法各不相同。广告效应,使得大家都知道腾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但我认为,腾中收购“悍马”的风险很大。美国都没把悍马做好,中国能做好吗?况且,这些人又不是做汽车的。中小企业关键要把自己的企业做强,而不是盲目追求把企业做大。

 

(根据在“2009风险投资论坛”上的讲演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奥运会的记忆
后一篇:教师之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