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周五出差,所以晚上住在芊芊姥姥家,帮着带孩子,也让姥姥休息一天。小家伙有点儿感冒,鼻子不通气儿,一直睡得不踏实,我也一直没怎么睡着。睡到半夜,芊芊醒了,吭叽吭叽的不肯睡。摸摸小手看是不是太热了,却觉得很热,再摸摸小脸,也很热,又伸进被窝摸摸小腿,也是很热。是发烧了吗?还是盖得太厚了?折腾了一会儿,小家伙哭闹起来,姥姥闻讯过来。我让姥姥看看是不是发烧了,她摸了摸额头,说不热,应该不是发烧。小家伙始终不肯睡觉,一直折腾。过了一会儿,姥姥说是发烧了。于是姥姥抱着她想让她睡一会儿,小家伙迷迷糊糊的,时睡时醒。想给她量体温,可是刚一碰到她就开始哭。不知道是否烧到了38度以上,也不敢吃退烧药。没有办法,姥姥一直抱着,想等到天亮了再说。
早上一看,小脸已经红通通的了,不管她是否哭闹,强硬的量了体温,39度。吓得我赶紧给她喂了退烧药。又闹了一会儿就睡去了。准备东西,等她醒了去医院。因为前两次图家近和人少去了别的医院,可是大夫都不理想,所以这次决定去儿童医院,人多也要去儿童医院。
儿童医院的程序有些复杂,因为我是第一次来,所以跑了很多的冤枉路。
发烧的宝宝在儿童医院看病的程序如下:
一、一层挂号处和咨询台之间有一个半圆的柜台,先在那里拿个号。不用你说挂专家还是普通,大夫会问你什么病,然后根据病情给你分一个号。我的直接给了一个7块钱的号,应该是副主任吧?我问大夫说就挂这个就可以了是吗,大夫说是的。
二、去挂号处排队交钱。有儿童医院就诊卡的直接给卡和挂号费,没卡的要多交一个卡的费用,买病历本也是在这里一起交费。
三、挂号处附近有一个专门为发烧的宝宝量体温的地方。去门诊之前都要先到那里量体温。自己量是不行的,人家不认可。交病历本和10元押金,给你一个体温表。量好后,交回体温表,大夫在病历本上盖戳写上温度,和10块钱一起退给你。体温过高的,就会建议带冰袋。可以自带,也可以从他那里买。39元一个,可以反复使用。回家不用的时候放到冰箱里即可。
四、去二楼内科门诊分诊台分诊。病历本如果是第一次买的,要让人家盖个戳,写好了宝宝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宝宝家长的姓名、电话和住址。然后和挂号条一起给大夫。然后就是等着叫号了。分诊台的上面有一个大屏幕也有显示叫到几号了。我们拿的是170号,可是上面显示的是副主任800多号以前,我奇怪,去问大夫,大夫说我这个其实是1170,要等着一会儿到了1000号了就会自动从1号开始叫起了。
五、门诊那里人很多,空气也不好。地下一层那个大厅人比较少,也敞亮一些,比较适合带着宝宝等候。不过这里相对会比较冷,最好自带一个小小的薄毯子。这里还有一个食品区,有卖饮料和食品的。
六、我时不常的上去看看叫到几号了,快到的时候就一起抱着宝宝去门诊。直接找大夫问问去哪个房间。我们是13门诊,去了等了一个宝宝,就是我们了。
七、大夫开了化验血项的单子,去交费处交费,然后在二层内科门诊的斜对面,看上面的指示牌就能很顺利的找到化验处。看好单子上是抽哪种血,我们是末梢血,就排在抽末梢血那个窗口处。抽血的时候好像要给他就诊卡和大夫开的单子。(如果人多,可以一个人去排队交费,一个人去抽血的地方排队,不过抽血的速度很快,基本上不用等很久)
八、抽完血,说是要等30-40分钟,实际上不用等那么久。取化验单的地方就在化验处门口的右手处,有一个很大的窗口。上面也是有大屏幕显示姓名的,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拿着就诊卡过去即可。我没有看表,但是感觉也就等了10来分钟吧。
九、拿着化验单回去找刚才那个大夫。大夫看过化验单,再听听前胸和后背,又看看嗓子,就会下结论了,然后开药。
十、去地下一层交费处交费,再去旁边的药房拿药。挨着交费处最近的是西药房,往里走依次是中成药和中药的药房。
发烧,如果是白天去儿童医院,挂内科即可,挂急诊人家是不受理的,除非宝宝已经烧到开始抽风了。在家就已经烧到38度以上了就先吃上退烧药,以防在路上烧得厉害了抽风。
儿童医院人多车多,我们不敢停在马路边上,就去了地下。地下车库有指示告诉你儿童医院怎么走。有一个小电梯可以到车库的地下一层,出了电梯拐一个弯儿,再上两次台阶,就到了儿童医院的地下一层了。停车场看着排队的车很多,不过流动很快,不用等很久就能停进去了。停车费是每小时5元。
记得带上水瓶,多给宝宝喝水。宝宝这个时候通常不喜欢喝水,我们只好在熬的梨水里又放了冰糖。儿童医院也有接热水的地方。
最好带个小毯子,宝宝发烧,很容易就睡过去了,冷了可以盖一盖,以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症状:
1.大概有一个月了,芊芊一直鼻塞。听说穿得太多,有肺热就会这样,但是没来暖气的时候,婆婆总是怕她冻着,所以晚上给她穿着毛衣睡觉,其实很多妈妈都是只穿一件秋衣的。鼻塞也不是总有,晚上睡觉和早上刚醒的时候就会比较明显,白天基本上不会有这个症状出现。
2.周五开始感冒,也不知道是屋里热还是被我传染了(我戴着口罩回家的,以为不会传染给她)。咳嗽流鼻涕。
3.后半夜开始发烧。很奇怪的是,刚开始发烧的时候,浑身都是热的,但是额头却不热,误导了我们。在量体温上我们也犯了很大的错误,不知道为什么,芊芊一看到体温表就开始哭,也不疼也不凉的,难道是把体温表当成了针管儿?但是不管她是不是会哭,都必须强行给她量体温,上了38度就给吃退烧药,否则如果烧得很高的话很容易抽风。退烧药也不能老吃,所以烧得不高最好还是不吃。
大夫的诊断:根据血项里的单核细胞百分率偏高而判断为病毒性感冒,发炎,嗓子都烂了。
大夫的药方:中成药(羚羊角口服液、儿感清口服液);西药(阿奇霉素干混悬、施保利通片、利巴韦林喷雾剂);因为家里有美林退烧药,所以没有开。
通常来说我不喜欢带芊芊去医院,人多,而且都是病人,容易交叉感染,但是如果发烧到很高了就必须去医院了,要化验血项来判断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发烧,是病毒性还是细菌性,再对症下药。这是一个学医的朋友告诉我的,一般有小病我都会打电话向她咨询,她也是不建议我带芊芊去医院,但是这次她说一定要去医院。
这就是这次芊芊发烧看病的经历。小家伙受罪了。芊芊其实是一个很活跃、精力很充沛的宝宝,这次也打蔫了,眼睛也没神了,总是哭闹。好在吃了药,周日就好多了,不发烧了,芊芊又恢复了一些活力,不再让人那么揪心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