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第104期——人物
张云

5年来,娄烨一直在拍不能播出的电影。但最近的表现,他展示的是如何通过一次有智慧的妥协达成最佳的目标。
从执导电影之初,娄烨给人“非主流”的印象。1989年,踏出北京电影学院校门之后,娄烨就开始了独立导演生涯。崇尚自由表达的他后来与王小帅、贾樟柯、张元等人,并称作中国第六代导演。他现在并不满意处女座《周末情人》,原因就是“没做到自由呈现”。
“做这部电影是为什么?肯定要有特别大的冲动想去拍,这是导演工作的开始。不用先想着能不能通过、市场是不是卖钱。”
娄烨一直秉承的理念,却令自己屡陷泥淖。他拍了7部电影,目前在国内公映的唯有两部。
经历了一段“找不到岸”的痛苦期,娄烨忽然重新找到“自由”:他可以利用海外资金拍摄低成本电影。他不得不拿家用DV拍《春风沉醉的夜晚》,还带着紧张感:“怕突然站出来一个人,抓到我正在拍片子”。这个过程中,娄烨也不知不觉发生一些变化。2003年,他曾因记者说看不太懂《紫蝴蝶》甩手走人。而今年,娄烨面对媒体态度温和,会开玩笑,甚至带点腼腆。
仿佛一个轮回。距离公映日期41天的时候,新电影《浮城谜事》被通知,需做一处调整、一处修改。
此前,他曾经因为剧本最后通过而感到“特别高兴”,《浮城谜事》拿到上映许可证则也只用了23天。
然而,按照规定,拿到纸质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影才算真正过关。《浮城谜事》就在此时卡壳了。
这次,娄烨选择了用微博发声。从9月7日起,他公开相关文件和沟通的情况,坚持进行“对话”。
“对话不是对抗,对话没有胜负,对话没有敌人。”他说。
他相信,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是可以实现互相尊重和协商的。于是,一轮又一轮的新协商又开始了。
这个在外人看起来近乎执拗的导演,毫不掩饰对自己作品的疼惜。他说:“我不可能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打一个字幕,说因为困难重重,导致这部电影不好了,请大家原谅。我对这个完成片负有绝对的责任,这是最基本的行业规则。”
智慧的妥协终于迎来好结果。《浮城谜事》于9月26日拿到《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全片只需做一个细微的技术处理。但同时,娄烨宣布放弃“导演署名”——以前还没有国内导演这么做过。
有人问娄烨:考虑过不上映吗?“很难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曾经说:“中国导演就应该在中国拍片,在国内制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