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像一段甜蜜的婚姻

(2012-09-20 17:28:07)
标签:

厦门

南普陀寺

两地书

香雪海

嘉年华

杂谈

本文刊于第101期——专栏

东东枪

厦门像一段甜蜜的婚姻

    2010年7月17日21时35分许。我在厦门海湾公园乱走。
    岸边。夜晚。潮退了。层层水泥台阶伸入海水。上有行人散步、乘凉。有白发老者坐在台阶上,怀抱乐器,一曲接一曲地弹奏。听不出是什么曲子。坐在他一旁的台阶上听。没人说话。片刻,老人身旁的年轻人不问自答地说:是曼陀林。
    后来,我总想起那时的场景和心绪,觉得厦门的好,就藏在那老人的琴声里,就在那无语对坐的片刻里。那不知其所以然的宁静里,是一种不知其所以然的美好。
    确实“不知其所以然“。去过不少次厦门,仍觉得厦门的面目模糊。像是那种姑娘:你知道她的好,却总是想不出该用什么形容词来描摹才恰当。


    以前的厦门似乎不一样。也漂亮,也怡人,也温馨,只是不算特别出名,身居其中也就不特别令人羡慕。但蒙小资们追捧,近年来,厦门变成了一个挺受关注的地方,身边若有新朋友自我介绍说是厦门来的,明显会比那些”我来自烟台”,或者“来自连云港”的人赢得更多关注,同样作为海滨城市,厦门似乎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厦门并非半岛,而是一座孤岛。若说昆明是四季如春,厦门就是四季如夏,只三四月时树木的叶子稍微一落,但一夜之间新叶就长上了,明早再看依旧暖风熏人,鸟语花香。台风倒是经常有,但只是大暴雨的别称而已,据说最大的一次发生在98年,卷倒了厦门大学门口的一颗大榕树,男生们踊跃涉水给住在山上的女生送饭,水退后校内情侣人数猛增,不知道该算天灾还是嘉年华。
    长住厦门,怕像是住在一段甜蜜的婚姻里,当事人在蜜罐里泡得太久了,美满到凡事都插不上手的程度,所以从心底生出一些闲愁。难怪鲁迅在这只待了不到一年就火烧火燎地走了,这里人地偏心远的气质,与先生的脾气太不相合。但厦门也催生了他难得的闲情与浪漫,一本《两地书》,满纸家常话,絮絮叨叨,好像没什么境界,原来大师闹起恋爱,也和普天下的小男小女一样。


    就像北京适合当官,深圳适合赚钱,厦门最适合谈恋爱。
    似乎厦门盛产纤瘦的,性格直率又温柔的男孩女孩,而据我观察,厦门女孩又比男孩漂亮得多。大概因为饮食结构的关系,厦门女孩基本都有一双结实细腻的长腿,皮肤白皙者少,小麦色蜜色居多,脸部轮廓较深,时髦又性感。
    恋爱的背景和道具也都现成。少的是人群,多的是平坦的礁石和空旷的海滩,去游一场海泳,然后吃一顿海鲜,带着心爱的女孩看天边明月,看潮水慢慢涨过脚尖;带她去南华路的小咖啡馆玩桌游,去厦大的芙蓉湖边喂喂天鹅,去上弦场上踢踢毽子或者谈谈理想吹吹牛;要么索性约一个凉爽的日子去爬山,挑一个三角梅盛开的时候去看香雪海;不然的话就单去码头看船也好,巨轮停得远远的,像海上突然冒起一个新生的小岛;或在雾气氤氲的夜晚,乘一艘小艇划破水面驶向鼓浪屿;或去品品南普陀寺里的钟声与荷花。
    在厦门的日子,总像长假,像邂逅。不是细水长流的寻常日子,而是一段回忆,一场经历。像是雨过天晴前的一场梦。有时真不知道是梦必须要醒呢,还是我们挣扎着必须要离开。
    仍是面目模糊,仍不知其所以然,却仍觉得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