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相比于中国航空的节节胜利,印度航空这次付出的代价显得太过于沉重。2010年12月25日,“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的噩耗让所有印度媒体都倍感失落。
“无论对印度空间组织,还是印度全国而言,2010年的圣诞节都令人十分郁闷。”火箭发射失败后,印度媒体感叹道。
2010年12月25日下午4点04分,在位于印度东南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升空,搭载GSAT-5P卫星的GSLV-F06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K·拉达克里希南说,火箭“发射45秒后失去控制”,地面控制人员向第一级发动机发出指令,但火箭未按指令工作。按照他的说法,火箭第一级在发射后50秒内表现正常,随后出现故障。发射后63秒,地面控制人员发出自毁指令,火箭在空中爆炸。
从现场画面看,火箭爆炸后构成一个年夜火球,白色、黄色和黑色的浓烟如蘑菇云般在天空中到处乱窜,在蓝天映衬下显得特别夺目和令人震动。火箭爆炸后的首要残骸在地面乱飞了一段时间后连忙下坠,末了落入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湾,只剩下一个歪曲的橙白色尾迹逗留在空中好久未散开。在地面指挥中心,多名印度顶尖科学家目击了这个卫星成为碎片的过程,无不目瞪口呆,现场一片死寂。
这枚卫星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开发,预计寿命为12年,它的主要功能是提高电视转播清晰度,并为远程医疗、教育等提供支持。如果成功发射,将进一步增强印度现有的通信服务功能。有印度科学家说,印度原打算在2016年打造首艘载人航天飞船的梦想怕也会破灭。“12月25日失败毫无疑问会招致这个打算推迟”,印度科学家M·N·瓦西亚说道。他还说,“此次失败也很是令人丧失信心,因为印度本身有着靠得住的航天卫星发射国的名声,此次失败让我们这个名望遭到了严重冲击”。
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爆炸?
印度媒体随后报道,空间研究组织设立的故障分析委员会初步认定,爆炸原因是火箭第一级出现严重技术故障。据悉,GSLV-F06是三级火箭。第一级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及围绕在其周围的4个捆绑式液体燃料助推器,第二级火箭为印度国产,第三级则是俄罗斯产品。火箭发射0.2秒后,1台发动机失灵,仅3台正常工作,致使火箭飞行控制能力大幅降低。发射后大约50秒,火箭达到音速,但推力不足导致高度误差较大,气动载荷超过设计极限,因而无法正常飞行。
故障分析委员会利用模拟飞行、分析数据、核对等手段展开校准试验并得出结论:故障发动机中推进燃料调节器在密闭状态下流量系数明显偏高。故障分析委员会认为,这可能是生产过程中疏忽所致,检查和验收试验等工序未发现这一安全隐患。
但是,技术人员否认发射失败与俄罗斯生产的低温发动机相关。低温发动机以低温液态氢与液态氧为燃料和助燃料,与传统发动机相比推力更大,可运送更大质量的卫星。曾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担任工程师的马丹·拉尔说:“低温燃料推进是发射的第三级阶段,发射失败似乎与低温发动机无关。”
航天科学家普洛夫·亚什帕尔接受《印度斯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火箭发射第一级阶段先前多次测试,成功率为100%。“这是场悲剧……我们先前数次成功。”
此次失败火箭所搭载的GSAT-5P卫星重约2310公斤,是印度研制的重量最大通信卫星。也因为它重量太大,科学家还专门将运载火箭做了一定的修改,以便能适应卫星的体重。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本来计划在12月20日发射通讯卫星,但是由于俄罗斯研制的低温发动机出现了泄漏事故,最后发射被迫推迟到25日。其实,这是印度同步卫星运载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失败。2010年4月15日,印度首枚装配国产低温发动机的D3型同步卫星运载火箭点火8分钟后失控,原因是低温发动机未能成功点火。
尽管如此,印度国防问题分析研究所研究员阿贾伊·莱勒对卫星发射项目仍充满信心。他说,技术人员不久将重新发射一颗卫星。“在卫星发射领域,失败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不能否认,此次发射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称,此次发射失败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2.5亿卢比(1美元约合45卢比),其中运载火箭造价为17.5亿卢比,卫星为15亿卢比。印度媒体普遍担忧,印度部分在轨通信卫星正在老化,如果更换不及时,将可能间接影响民用通信甚至国防通信系统的安全,以及未来的探月和载人空间飞行。
此外,印度也打算在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国际商用卫星发射市场分到一杯羹,但一直以来,印度发射小型卫星相对成功,但在发射较重的卫星时却麻烦不断,火箭屡次出现意外,分析人士认为,这将会令国际客户产生不小的疑虑。
虽然运载火箭发射屡屡受挫,但此间媒体认为,这并不会削弱印度谋求成为航天大国的雄心。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航天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特别是在火箭及卫星的研发和应用技术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目前,印度已拥有4种系列的国产运载火箭,其中PSLV(极地卫星运载火箭)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17次,并创造了连续16次发射成功的优异成绩,以成熟的“一箭多星”技术将44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25颗为他国商用卫星。印度的地球同步卫星火箭也已具备了将大重量搭载物送上太空的能力。2008年,印度成功发射了绕月探测器“月船1号”。按计划,印度2013年还将发射“月船2号”;2014年发射重达3吨的载人航天器,航天器可搭载两名宇航员;2020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这些都将对印度航天业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文/张乐 王磊
出处<---请猛击此
登载于《博客天下》总55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