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台北最骄傲的“陈老师”

(2010-09-19 13:05:46)
标签:

陈绮贞

名利场

个人演唱会

北京

音乐

夏季练习曲

娱乐

分类: 文娱欢场

【编者按】:昨天(9月18日),陈绮贞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夏季练习曲”演唱会,这是她第三次来到北京举办个人演唱会。2007年,台北演唱会,门票四小时内销售一空;2008年,第一次在北京举行演唱会,票一周内售罄;2009年,“太阳”演唱会,造成售票系统瘫痪。这个“陈老师“究竟有什么魅力?

 

    她今年34岁,一直生活在台北,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的母亲是一位会计师,工作之余教小朋友弹钢琴,以补贴家用。带着母亲的期望,陈绮贞从小开始学古典音乐。她不喜欢古典音乐,与大部分学习钢琴的孩子一样,但她的理由与大部分孩子不一样——“德彪西的月光,肖邦的夜曲,怎么可以给小孩听这种东西,这应该是给恋人互诉寂寞的歌曲。”
    对陈绮贞来说,实际的生活就是骑车去吃早餐,真正的音乐就是在路上边骑边唱。
    她的生活很普通:上网、看书、运动、游泳或者骑车,做一些独自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有时候边游泳也会边哼一些歌曲,音乐随时会伴着我。”碰到自己喜欢的演出,她也会跟普通歌迷一样去看现场。


    “我每天都大摇大摆的,我平常几乎不化妆,认识就认识,也没有关系。其实邻居还有我家周围的那些店里人都知道我是歌手。”
    从一开始在垦丁卖demo(小样)开始,这位土生土长的台湾女生就没有停止过梦想。并且一直用作品刻画着她独特的生命。在边缘游走的这几年,陈绮贞难以被主流或非主流归类,反而让她走出只有她能走的路,世界给予她充沛的能量,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歌迷亲切地称她为“陈老师”。就算这些年自己在乐坛的地位和知名度扶摇直上,陈老师却从没有思考过“红”这个词,“我觉得只是‘红’在某些人心里,我自己没有,我真的不是朝这种方向去思考事情的人。”
    她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创作歌手,因为创作和唱歌于她而言,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自然而然地进行、发生的事情。“初衷只是喜爱唱歌,所以在台上我会很投入也很珍惜。”
    她把自己的音乐比作“蒸馏剩下单纯的东西”,她专注在自己的快乐、悲伤中,歌里有很多自我剖析的部分。“我很希望聆听这个唱片的过程就好像你进了一个山洞,在那片漆黑里面,你会很真实地感受到你自己的心跳,旁边的声音你都会感觉到,可是你知道尽头有光,你一定会出去,但你必须要经过这一段,很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心情。我觉得做这张唱片就是这样的心情,也希望5年、10年后的我回过来听,我觉得这是属于我自己心目中的经典。”

 

    双子座的她坦言自己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可以很“宅”,一个人闷在家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是当“宅”了一段时间后,又很想跟朋友出去外面玩。然而相比之下,她更热衷的是“一个人的状态”。“我平时在家看电视,觉得资讯非常多,有些是被动的,逼着你去接受。而旅行是你可以很主动选择的一条路,选择在这个巷口转弯,选择搭这架飞机,这个是属于主动的,对于我来说这是蛮重要的生活选择。”一个人,走在路上,旅途的经历有时候会彻底改变她对事情的看法。
    那是一段发生在巴黎的故事。“我记得当时在巴黎地铁站非常拥挤,前面有个扒手把手伸入另一个旅客的背包中,我发现当时所有人当中只有我一个人看到这个扒手,而这个扒手也看到了我。”这的确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局面,尽管她当时非常沮丧,觉得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帮助自己,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东方女孩,竟然有那么大的勇气前去制止这种“不合理的事情”,结果不但被对方追着打,而且到车门打开之前还朝她吐了口水。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不是歌手,只是一个女生,看起来很弱小,很好欺负的弱小女生”,她停了停,说,“但是我有正义感”。


    所有的经历,都是心灵上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撞击,对于这样一个勇敢生活的率性女生来说,在某些时候,外界所赋予的那些头衔全都失去意义。她说,你只能完全意识到你身为“人”的基本特征,回来之后有一些转变,开始觉得除了自己关心的情绪,可以试着感受其他人,那些可能没有机会静下来听音乐的、那些不幸的人,感受他们除了音乐还能得到什么。
    陈绮贞说,她现在享受的正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我觉得大家都好快,也有人不断地说你会不会过得太慢了,例如写歌的速度,发行唱片,或者你来见我们一次,下一次总是隔那么长一段时间。我也有质疑过我生命的节奏是不是跟别人真的不一样,可是我觉得可能不是我太慢,而是别人太快了。”


    作为音乐才女,陈绮贞一直保持着精良的创作态度。平均2~3年才发一张专辑的她,决不愿自己是为了出专辑而唱歌,因为她自己想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唱给别人听,才会去创作。
    从不受外界影响,她一直用她自己的步伐、她自己的姿态,书写她的生命。她用作品同步了生命,“花的姿态”这个主题正是她的思考,从来不曾停止梦想也不改初衷,她将继续向前。

 

文/MIKE  出处<---请猛击此  登载于《博客天下》总47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