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海派文化符号的票房传奇  人民需要周立波

(2009-06-08 09:44:40)
标签:

海派文化

文化符号

大戏院

周立波

上海

娱乐

分类: 文娱欢场

    当“浪奔浪流”的音乐响起,梳着纹丝不乱“头势”的周立波戴着墨镜,从石库门的背景里很有“腔调”地登场,全场顷刻沸腾……据统计,在14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的笑声达680次以上。

   从去年年底开始的周立波“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专场演出,连演31场,场场爆满;今年5月初开始的《笑侃大上海》专场,又是连演连满,一再加场,如今演出档期已排至6月底。

    从最初600个座位的兰心大戏院到如今1300个座位的美琪大戏院,周立波将“主场”扩大了一倍;从最初普通话和上海话三七开到如今几乎纯上海话,他将自己定位为“为上海人说话”的上海人。

    这个城市太需要快乐了。很久没有这么多观众拿着好不容易抢到的票子坐到剧场里,只为了听一个滑稽演员在台上“瞎三话四”。是周立波的“铁齿铜牙”,创造了这个城市的新风潮。

    人民需要快乐。

    周立波将上海即将消逝的滑稽戏、独角戏等城市文化重新捡起,让熟悉老上海的人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怀旧的情怀。他讽刺假货,开涮股市,揶揄统计数据,模仿大牌名星,在这种自嘲、调侃、批评中,观众获得了少有的“精神慰藉”,报以开怀大笑。

  有人说周立波的走红是借势媒体力量。大概大家忘了,就在郭德纲成名的2006年,上海的媒体企图也挖掘出一个草根明星——蔡嘎亮,结果并没成功。可见,一个喜剧明星的成功不在于炒作,而在于“生活清爽”(活漂亮)。

    余秋雨认为,周立波的笑话“背后有一些社会思考在里面”。钱文忠说:“周立波走红是必然的,而且在我看来,他还没有红够”。周立波自己则说:“郭德纲、小沈阳和我,是相同经度不同纬度上的产品。由南往北看,周立波是第一名;由北往南看,周立波是最后一名。”

    人民需要周立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