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让多少考生既兴奋又紧张。高考前,考生要琢磨怎么复习才能得高分,高考后,考生还要琢磨怎样才能把分数估得和实际答题情况相差无几。看来,无论是考前还是考后,阅卷老师的态度都是考生要琢磨的重点。考前,如果有阅卷老师给考生指点一下,答题时该注意点啥,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就会更有的放矢;考后,要是能知道阅卷老师的态度,考生也就能对自己刚答完的试卷心里更有底了。
今年4月份,作为传统的辽宁省高考语文评卷单位,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的高考阅卷教师们专门针对高考语文试卷的各种题型,为考生做了详尽的分析。当然,考生如果是在考前看到老师们的提示,会更有效果,但是即使是现在,您刚刚看到,也不晚。读读老师们的建议,看看是不是对你准确估计你的答题情况有帮助。
从今天开始,我们会陆续以高考语文的四种题型为专题,为刚刚完成高考的同学们提供一点参考。祝大家考得好,估得准!
作文
高考中,语文是分数最大的科目之一。由于是中国语言文字,很多学生都觉得没啥难度,因而忽视了对语文的复习,结果在高考中造成了无形的损失,分数往往都不太理想。其实,如果认真复习高中语文的话,其结果将是非常喜人的。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很多人付出了不少,却始终不知道如何抓住得分点,要想在高考语文中获得超过众多人的分数,盲目的复习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首先要了解高考阅卷教师们的心思。那么高考阅卷教师是怎么看待高考语文的呢?
了解阅卷教师的观念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考生的备考,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关于高考,社会上的传闻很多,基本都是关于操作层面的内容。以作文的评分为例,有的教师说,作文的开头必须用排比,或者必须用试题提供的材料;有的教师说,一篇作文一定要写三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一定要写多少行;有的教师说,作文就是要先写一个观点,然后大量堆砌古今中外的例子,等等。这些传闻所体现的观念都是要将作文模式化,与写作的规律和实际的评阅都是明显不符的,也严重地误导了中学的语文教学。阅读过几十万份高考试卷的教师们会深切地感到,本应具有主体性、丰富性和个性的作文教学,正在日益被客观化、模式化、“八股”化所取代,结果是考生们在文章中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毫无真情实感、毫无个性地说着公共的套话、正确的废话!可想而知,这类作文是根本无法得到高分的,而那些传闻的传播却在强化着这种作文模式化的错误观念。因此,有必要以某种方式实现阅卷教师与广大师生的沟通,共同探讨语文学习与评价的规律,使语文教学在交流中得到提升,使考生们真正提高语文修养,获得高分。
高考作文如果想得高分其实不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真情实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阅历,不可能全面,但一定会有。阅卷教师判卷的时候希望看到的是学生的真实经历,而不是胡编乱造、生搬硬套的内容。很多学生都是平时老师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写,丝毫不超过老师的要求,要知道,这是学生自己的作文,不是老师写的作文,学生没必要非得写出自己认知能力之外的东西,感知到了什么就写什么,同样可以精彩,学生应对自己负责。
很多高考阅卷教师们都认为,高考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表现在考生身上,根源却在教师和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语文教师不能深入地思考与研究语文教学与评价的规律,没有达到语文教学观念的自觉,根本地改变现在的语文教学观念与方法,只能是一味地模仿前人的做法,重复过去的事情,延续今天存在的问题。
改善中国的语文教学目前有三个基本理念:一、不仅将高考看作是考生学习的事情,更要看作教师们“教”的事情;二、努力改变当前语文考试日益严重的模式化倾向;三、使广大师生关注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评价问题。这三点也是解决当前中国语文教学与考试问题的关键。由于高考的特殊地位,无疑发挥着语文教学指挥棒的作用,影响着中国的语文教学方法与评价。学者们不希望把当前语文阅读水平的考试方式继续当作评价考生阅读水平的唯一方式,更不希望教师们仍然教学生在作文中说套话、空话、废话、假话。不幸的是,这种现象在一如既往地延续。如此造成的对中国语文教学深度的伤害——语言和文学双重的缺失,乃至思维和表达的标准化,使我们不得不考虑高考语文试卷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问题,避免语文教学延续当前的事倍功半的困境。或许,这是高考语文如何发挥其指挥棒作用要思考的关键。
http://s8/middle/5f0b16e1hc1c72db62227&690
《阅卷教师谈高考语文丛书——作文》
高考语文试题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其中作文是分值最大的一项。本书重点讲解最新高考语文大纲要求的写作理念、写作策略,并对高考作文命题题型、常见错误和得分点进行解析。
出版单位: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