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书店何去何从
张婷婷
编者近来在网上做了一个关于“大家通过什么途径买书看书”的调查,180个人参与。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在当当、卓越网购买的人加起来占总数的55%,直接选择网上电子书阅读的占20.56%,去新华书店购书的占24.44%。
这个调查的选项设计可能不是很完全,例如网上购书的地方还有京东、地面店也还有很多民营书店。但从这个调查中:1,我们起码看到了最普通读者大众的真实心理,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在网上书城购书;2,电子书20%的份额飞跃发展。
http://s12/middle/5f0b16e1ha993e4b5de8b&690
当当网现在堪称网上最大的图书商城,图书销售折扣很低,满30元免费送货上门,卓越、京东现在也基本都是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与网上书店的对比上,实体书店背负着房租、员工费用,在价格和服务方面都不占优势,势必被打压下去;另外现在社会,大部分人对于电脑网络都是熟知的,简单的操做就能够实现,所以这种网上购书已经是潮流趋势所在。
至于电子书:2块钱实现全书下载、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对于这个信息飞速传播、即刻过时的时代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谁还会花十几、几十块钱去买一本可能只看个一遍的书呢。
正是有了以上两种途径和渠道,实体书店渐行渐远。很多人去书店看到某本书不错之后,打开手机进入网上查询,可能还没有走出书店、网上下单已经形成;或者一到假期我们就看到孩子们坐在书店看书,父母来接了站起身就回家;书店越来越处于一个尴尬境地,对于图书的销售已经不能满足这么多人的生活需求,所以书店就将地方租借出去,卖数码产品、卖字画笔墨,得到的租金都比图书销售来的多、来的省力。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不会注意这场市场争夺战中谁获利了,谁损失了,我们只会选择对于自己来说最有益、最快捷的途径。但是当看到原本好多层的书店逐渐萎缩,由原来的三层、四层楼变成只占一小部分的空间,我们也会心里产生失落感,觉得失去了那充满文化气息的一片净土,但当走过之后,依然在网上悠然自得的买书,并得意这次又省了多少钱。
存在即是合理,这也许正是对现在图书市场纷争的另一种解释,我们这些阅读者只要还秉持着愿意读书、愿意阅读的心态,就顺应时代、随波逐流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