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粤港早茶媲美的扬州早茶到底有多好吃?吃货最美是去次扬州

标签:
旅游美食扬州早茶 |
分类: 祖国足迹之吴侬软语 |
计划了几次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都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成行。桂花八月之时,看了汪曾祺先生的《生活,是很好玩的》,对里面描写各种扬州美食,尤其是高邮的咸鸭蛋垂涎三尺。作为吃货,再坐不住,于是约了朋友,收拾行囊,直奔扬州!
扬州的美味当然不光高邮咸鸭蛋,单单一个早茶就可与众人皆赞的粤式早茶争香。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清康乾盛世年间,扬州的富商就养成了喝早茶的习惯,曾令乾隆帝也念念不忘。当然,这早茶与粤式早茶说的是一个意思,不光是饮茶,更多的是美食。
如今的扬州虽已不再富甲天下,但早茶文化却保留了下来,人们过得悠然自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所以来扬州,要学着慢下来,从吃一顿丰盛的早茶开始。
富春茶社、冶春茶社是扬州早茶的老字号,但也因为太有名,据说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旅行团。因为是国营的,所以环境和服务都不要太指望。当地朋友说,现在他们都去趣园吃早茶,谢霆锋的《十二道锋味》也在趣园拍摄过。
趣园字、乾隆赐。趣园茶社有着近200年的历史,满园春色,优雅风趣。这样的环境才与《扬州画舫录》中记载的“吾乡茶肆,甲于天下”的感觉相符嘛。第一天试吃后,发现真的是听人劝,吃饱饭,趣园早茶的味道满足了我们所有的口腹之欲,连着三天,天天在此变着花样吃早茶。
干丝,是扬州早茶中最具特色的菜肴,也是淮扬菜中的特色,绝对考验功夫。干丝的原材必须是“大方干”的豆腐干,把豆腐干切成均匀的细丝,是颇具功力的,扬州人称之为“披干丝”。
干丝有两种做法,上图是烫干丝。即先用滚烫的开水将干丝烫三遍,去除豆腥味,然后将烫软的干丝装入盘中,摆成堆型,淋上酱油、麻油、姜丝等最简单的配料,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 看起来清淡,闻起来清香,吃起来清爽 "。
干丝的另一种做法是煮,把干丝放在熬得浓香四溢的老母鸡汤里,配上虾仁、笋片、木耳或香菇,飘香又营养的大煮干丝把一早的困意都打消。
所谓“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早上吃早茶,晚上泡温泉澡。在这扬州所有的早茶品类里,有一样可是“皮包水”的代表,那就是“蟹黄汤包”。一只完美的蟹黄汤包必须要有 “提笼摆菊”的气势,摆在盘里时要有如一朵圆润的菊花,而用筷子夹起汤包尖时,会变成一个小灯笼,而且会晃晃悠悠,因为里面是满满的汤汁。(话说小娘子我光顾吃了,忘记拍小灯笼的样子了)
汤包里的汤汁是用新鲜的蟹黄和肉皮冻熬成的高汤混合在一起的。吃的时候要本着“ 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的原则,或者用吸管戳个孔,或者学当地人的样子,直接在汤包边上咬个小缺口,慢慢把里面鲜香四溢的汁水吸出来,再吃剩下皮薄筋软的包子皮,完美又满足!但注意不要被烫着哦~
三丁包,看着很朴素的包子,可里面和蟹黄汤包一样大有文章。所谓“三丁”,即以鸡丁、肉丁、笋丁,这三丁使馅鲜、香、脆、嫩。而包皮子又吸收了馅的卤汁,松软鲜美。
翡翠烧麦,这翡翠烧麦把同行的一位小伙伴都快好吃哭了。北方的烧麦多是肉,而粤式烧麦多是虾仁,扬州的翡翠烧麦竟是鲜嫩的荠菜。把荠菜切成泥状,包入皮中,上面点上鲜肉,上屉蒸。一口下去,满齿留香。
千层油糕,与翡翠烧麦并称“扬州双绝”。菱形块,芙蓉色,半透明,层层糖油相间,据说有64层。绵软甜嫩,老少皆宜。
高邮双黄咸鸭蛋,真的和汪先生书里写的一样,“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不用就稀饭包子,白嘴吃就很好吃。
虾籽馄饨,扬州的馄饨即看重馅料又看重汤头,馅要用虾籽和麻油搅,汤是红汤,即酱油加虾籽加到高汤中。趣园的馄饨还注重馄饨皮,要精面加蛋清,这样吃起来才入口爽滑。
维扬肴肉,别小看这道冷菜,国宴中常用冷菜就有它。把红嫩的瘦肉和白糯的肥肉与光滑剔透的卤冻配在一起,香爽不腻口。
京果粉泡金刚脐,扬州的特色。京果粉是用糯米、面粉、植物油和糖桂花制成,口感细腻绵甜、容易消化,特别适合小孩和没有牙齿的老人,这是扬州人小时候的味道。泡在里面的金刚脐,俗称刚脐子,是用制作好的面团切成六角形,放入烤炉烤至焦黄。相传乾隆有一次南巡时带着太后,太后因渡江晕船,吃了金刚脐以后居然好了,乾隆还提拔了送金刚脐的小巡检为七品县太爷。
萝卜丝油端子
糯米糍饭,中间是油条。
枣泥麻球
扬州的早茶品类实在是太丰富了,除了上面拍的,还有小娘子吃得太美了忘了拍的,比如豆沙包、阳春面、鸡丝卷以及各种酱菜等等,如果一次吃完,别说吃到中午,连着吃到晚上都不成问题呢。吃货来扬州,美美不虚此行!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尽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