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标签:
古村落爨底下古镇元宝村京郊 |
分类: 祖国足迹之北京周边游 |
爨(cuàn),字意有三种:
1、烧火做饭:如分居各爨。
2、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3、姓:陕西省歧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口人皆姓爨。
1、由于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聚宝的地方,因村庄在其下,故名爨底下。
2、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在村子的上方,故此村得名爨底下。
3、村北部有崖头,远望似灶,人称“爨头”,村在爨头下,故名爨底下村。
从售票处到爨底下村有近3公里,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现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几乎都成了客栈、饭馆或茶馆
▲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一线天”距爨底下村约3公里,号称京西的小北沟山谷,当地人称之为爨里安口,也就是村名传说之一的那个明代的军事隘口。
▲在洞里中间的位置还个曾经被住过的遗址,看来除了明代,在抗日时期的近代也会把它当作军事隘口。
▲这个一线天虽没有峨眉山的一线天壮观,但“葫芦腰”似的地形也颇为有趣,而且异常凉快。据说《投名状》也曾在此拍摄。
▲在各种焦灼和拥挤中终于找到了停车位,小娘子实在有些惧怕摩肩擦踵,所以直奔了村子对面的山上,想看个俯视的全貌算是不枉此行。
▲。上到一半回身,错落有致的青瓦房群像个水墨的大扇面,豁然铺在了眼前,美丽至极。难怪这里能被称为北京的“布达拉宫”。
▲当时的爨底下人重耕读,同时也注重风水,村庄的设计是周静环境与风水理论的珠联碧合。村子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依势而就,层层升高,使各家的采光、通风、视觉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村后以龙头山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还具防洪、防匪的功能。
▲一路没喝水的溜溜,渴的直吃草
▲“财主家”的“福字院”,它是全村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福”子辈是爨底下村人祖辈的第一辈。爨底下村人不姓爨,而全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
▲其实所谓的“财主家”,现在只是个吸引游客进去的由头,进口后便能看到一排正在灶上的大铁锅,炖着鱼啊、肉啊的农家炖菜。“财主家”的院子里其实也没多大,摆着一张张桌子,说白了,这里现在就是个农家饭馆。
▲从“财主家”出来,正在犹豫从哪条通道向上,突然发现村子的最东端有一条人极少的小径。顺着之字路前行,经过一个小凉亭后,一座红墙的关帝庙出现在眼前。
▲关帝庙
▲迈入庙中,一个撑子上盘满了龙的大香炉安安静静置在院中
▲偶尔的游人进出,丝毫不会破坏这里的宁静。
▲出门的时候才发现院角处躺着一枚大钟,也许是故意取下,为了宁静吧。
▲顺着小径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村子上方蜿蜒东西走向的青石路,一侧是围墙。围墙下方错落有序的瓦片屋顶煞是好看。
▲这里没有五彩斑斓,没有精雕细刻,有的只是那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大门紧锁的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那个年代的标语
▲这里很多客栈都叫财主客栈
▲进去还是异常朴素的
▲古碾、古磨
▲历史沧桑
▲很咸的农家饭
小贴士(Tips):
自驾车路线:沿109国道行驶,注意看路牌下国道或由GPS引导。节假日一定早发出,否则会行驶3倍的时间。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35元/人
1.2米以下儿童免费,大、中、小学生持学生证18元/人,老年人持老年证18元/人。
住宿:全为民间客栈,平时100-200元/晚,节假日200-300元/晚。
------------------------------------------------------------------------------------------------------------------------------------------
|
《美国66号公路自驾全攻略》作者
新浪专栏作者·百度阅读特约作者·《国际金融报》特约作者
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自媒体
微 信 公 众 号:TTxiaoniangzi
------------------------------------------------------------------------------------------------------------------------------------------
小娘子致力为爱吃、爱玩、爱生活的亲们提供各种旅游、美食、生活的实用信息与解决方案。
如需《美国66号公路自驾全攻略》,请点击:http://yuedu.baidu.com/ebook/dce90f72af45b307e87197d0
青春必须翻滚,生命不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