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2015-05-26 08:09:21)
标签:

古村落

爨底下

古镇

元宝村

京郊

分类: 祖国足迹之北京周边游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娘子爱上了历史。但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是曾经的那个味道。可在上学的时候,小娘子最差的科目当属历史。如今想来,那也许是对教条形式的叛逆。在这些年的旅途中,无论长短、无论远近,追寻时光的倒影、寻找过往的印迹和那个时候的故事,都成了小娘子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 

      小娘子一直认为,古镇,是岁月的脸。纵使时光变迁,面部松垮、容颜衰老、斑纹纵生,可TA依旧是一张脸,一张充满了性格和故事的脸。 

      走过丽江的大研古镇;江南的乌镇、同里;福建的南靖土楼,每一张脸,都表达着不同的个性与情绪。三天短假,时间不容许远行,探访京郊的古镇便是最好的选择。 

      京西90公里的环山中,有一处面容姣好的古镇——爨底下村。村子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民居群。

爨(cuàn),字意有三种:
1、烧火做饭:如分居各爨。
2、灶:“客传萧寒爨不烟。”
3、姓:陕西省歧山县有爨家庄,全村千口人皆姓爨。
      爨底下村的“爨”为“灶”的意思,村名的由来也有三种传说:

1、由于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聚宝的地方,因村庄在其下,故名爨底下。
2、明代军事隘口“爨里安口”在村子的上方,故此村得名爨底下。
3、村北部有崖头,远望似灶,人称“爨头”,村在爨头下,故名爨底下村。

      “爨”字共三十笔,难写难认,写不好则成一坨疙瘩。1942年为方便抗日通讯联系,将“爨”用谐音“川”字代替,但仍发cuàn音。到了1958年,为了公章好刻,“爨底下村”改成了“川底下村”。但随着如今旅游开发及对历史文化的重视,“爨”字恢复,并大放熠彩。

      小假喜人的是有个好天气,愁人的是一路堵车想杀人,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早起早出发。山里已经有了夏天的颜色,村子里比夏天的大排档还热闹。如果出门晚,车子从售票处就会排起长队。

从售票处到爨底下村有近3公里,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天气好的喜人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售票处离村子还有2.5km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爨底下村的地形图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进了村子看到的第一间屋子是支部委员会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爨底下村初印象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爨”为“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现在村里的各家各户几乎都成了客栈、饭馆或茶馆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村子被来往的车辆和游人塞得满满当当。刚到的时候小娘子被嘈杂的人流车流惹得心烦,所以直接继续向西北去往了一线天。

 

      “一线天”距爨底下村约3公里,号称京西的小北沟山谷,当地人称之为安口,也就是村名传说之一的那个明代的军事隘口。这个一线天虽没有峨眉山的一线天壮观,但“葫芦腰”似的地形也颇为有趣,而且异常凉快。在洞里中间的位置还个曾经被住过的遗址,看来除了明代,在抗日时期的近代也会把它当作军事隘口。据说《投名状》也曾在此拍摄。

      从“一线天”继续向西北,便是柏峪村。同样是古村落,游人却少的可怜,因为村貌整体没有特色。带着“以貌取村”的愧疚,小娘子也驱车回到了爨底下村。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一线天”距爨底下村约3公里,号称京西的小北沟山谷,当地人称之为爨里安口,也就是村名传说之一的那个明代的军事隘口。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在洞里中间的位置还个曾经被住过的遗址,看来除了明代,在抗日时期的近代也会把它当作军事隘口。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这个一线天虽没有峨眉山的一线天壮观,但“葫芦腰”似的地形也颇为有趣,而且异常凉快。据说《投名状》也曾在此拍摄。

      在各种焦灼和拥挤中终于找到了停车位,小娘子实在有些惧怕摩肩擦踵,所以直奔了村子对面的山上,想看个俯视的全貌算是不枉此行。上到一半回身,错落有致的青瓦房群像个水墨的大扇面,豁然铺在了眼前,美丽至极。难怪这里能被称为北京的“布达拉宫”。没有了游客的吵嚷,没有了小贩的叫卖,没有了引导员对着大喇叭的车流指挥,眼前这座元宝似的村落好像一下回到了几百年前,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当时的爨底下人重耕读,同时也注重风水,村庄的设计是周静环境与风水理论的珠联碧合。村子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依势而就,层层升高,使各家的采光、通风、视觉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村后以龙头山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还具防洪、防匪的功能。

      有了这番赞叹,小娘子一下提起了置身于这幅扇面水墨画的兴趣。虽说要挤入人群,就全当是掉入了大元宝吧。

      下了山,便有一处人群攒动的地方——“财主家”的“福字院”,它是全村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福”子辈是爨底下村人祖辈的第一辈。爨底下村人不姓爨,而全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原村址在村西北老坟处,后因山洪暴发,将整个村庄摧毁,只有一对青年男女外出幸免遇难。为延续韩族后代,二人以推磨为媒而成婚,并在现址立村,婚后所生三子,为:韩福金、韩福银、韩福苍。三子分三门,即:东门、中门、西门。始以福字为第一辈序排20辈:福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已发展到17辈,茂字辈。

      姓韩的缘由相传也与风水、五行有关。因为“爨”为“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架火烧”,大火烧林烧的兴,岂不很热?所以村里的人姓韩,谐音寒。冷与热,五行互补均衡。

      其实所谓的“财主家”,现在只是个吸引游客进去的由头,进口后便能看到一排正在灶上的大铁锅,炖着鱼啊、肉啊的农家炖菜。“财主家”的院子里其实也没多大,摆着一张张桌子,说白了,这里现在就是个农家饭馆。

      爨底下村从前是京西古道上商旅的必经之地,解放后随着现代道路的扩张,这里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重要地位。现存76套明清时期的院落,房屋656间。百度百科记录现有人口29户,93人。好在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加之爨底下村的特色风格,如今依旧风光。

      从“财主家”出来,正在犹豫从哪条通道向上,突然发现村子的最东端有一条人极少的小径。顺着之字路前行,经过一个小凉亭后,一座红墙的关帝庙出现在眼前。迈入庙中,一个撑子上盘满了龙的大香炉安安静静置在院中,偶尔的游人进出,丝毫不会破坏这里的宁静。出门的时候才发现院角处躺着一枚大钟,也许是故意取下,为了宁静吧。

      顺着小径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村子上方蜿蜒东西走向的青石路,一侧是围墙。围墙下方错落有序的瓦片屋顶煞是好看,这里没有五彩斑斓,没有精雕细刻,有的只是那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在各种焦灼和拥挤中终于找到了停车位,小娘子实在有些惧怕摩肩擦踵,所以直奔了村子对面的山上,想看个俯视的全貌算是不枉此行。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上到一半回身,错落有致的青瓦房群像个水墨的大扇面,豁然铺在了眼前,美丽至极。难怪这里能被称为北京的“布达拉宫”。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当时的爨底下人重耕读,同时也注重风水,村庄的设计是周静环境与风水理论的珠联碧合。村子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依势而就,层层升高,使各家的采光、通风、视觉都达到了最佳的效果。村后以龙头山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惯穿上下,还具防洪、防匪的功能。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一路没喝水的溜溜,渴的直吃草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财主家”的“福字院”,它是全村保留最完整的四合院,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福”子辈是爨底下村人祖辈的第一辈。爨底下村人不姓爨,而全部姓韩,相传是明代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其实所谓的“财主家”,现在只是个吸引游客进去的由头,进口后便能看到一排正在灶上的大铁锅,炖着鱼啊、肉啊的农家炖菜。“财主家”的院子里其实也没多大,摆着一张张桌子,说白了,这里现在就是个农家饭馆。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从“财主家”出来,正在犹豫从哪条通道向上,突然发现村子的最东端有一条人极少的小径。顺着之字路前行,经过一个小凉亭后,一座红墙的关帝庙出现在眼前。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关帝庙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迈入庙中,一个撑子上盘满了龙的大香炉安安静静置在院中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偶尔的游人进出,丝毫不会破坏这里的宁静。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出门的时候才发现院角处躺着一枚大钟,也许是故意取下,为了宁静吧。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顺着小径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村子上方蜿蜒东西走向的青石路,一侧是围墙。围墙下方错落有序的瓦片屋顶煞是好看。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这里没有五彩斑斓,没有精雕细刻,有的只是那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大门紧锁的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呢?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那个年代的标语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这里很多客栈都叫财主客栈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进去还是异常朴素的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古碾、古磨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历史沧桑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去京西山谷里的明朝元宝村沾好运

▲很咸的农家饭


小贴士(Tips):

自驾车路线:沿109国道行驶,注意看路牌下国道或由GPS引导。节假日一定早发出,否则会行驶3倍的时间。

开放时间:全天

 

门票:35元/人

1.2米以下儿童免费,大、中、小学生持学生证18元/人,老年人持老年证18元/人。 

 

住宿:全为民间客栈,平时100-200元/晚,节假日200-300元/晚。

  

------------------------------------------------------------------------------------------------------------------------------------------

|  饕餮小娘子 |

《美国66号公路自驾全攻略》作者

新浪专栏作者·百度阅读特约作者·《国际金融报》特约作者

搜狐自媒体·今日头条自媒体

微 信 公 众 号:TTxiaoniangzi

------------------------------------------------------------------------------------------------------------------------------------------

 

小娘子致力为爱吃、爱玩、爱生活的亲们提供各种旅游、美食、生活的实用信息与解决方案。

如需《美国66号公路自驾全攻略》,请点击:http://yuedu.baidu.com/ebook/dce90f72af45b307e87197d0

 

青春必须翻滚,生命不能浪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