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雾霾吸烟时评苍穹之顶 |
分类: 不醉不酥 |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小娘子觉得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纪录片非常棒!是这么多年来角度、数据、采访相关部门以及真实性揭露的最深刻的一次。
经济飞速发展,很多人心不仁心,我们走向了发达国家曾经走到的那一步。很多人心有仁心,公知也走到了发达国家曾经呼喊的那一步。
我们并不生在一个最差的时代,也不生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但我们努力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在一片透明的穹顶之下安享晚年。
蔚蓝色的苍穹之顶如今是个奢侈品,晚年也会是奢侈品吗?没有了雾霾就可以有晚年吗?
渥太华大学迈克劳林人口健康风险评估中心米歇尔·特纳的研究成果称,量化数据显示吸烟造成的肺癌罹患率远高于空气污染。
特纳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基于一百多万人的大样本、随访长达30年的研究工作。成果发表于近期的《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
数据显示:当PM2.5较低时,在从来不吸烟的人中,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4人因肺癌死亡。当PM2.5浓度高时,在从来不吸烟的人中,每年每十万人中有18人因肺癌死亡;而如果这十万人全是烟民,则有192人因肺癌死亡。
因此,吸烟比雾霾的的致死率大10余倍。
日本癌症学会等18个学会曾公布一项调查,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即PM2.5。他们在市内咖啡馆的吸烟区测试,约20分钟内PM2.5平均值就可达每立方米空气约440微克,最高约800微克,已超过严重污染的程度。而密闭的咖啡馆,让非吸烟区同样受着高浓度的污染。
而我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72.4%的非吸烟者经常暴露于二手烟的环境中,每年约10万人死于二手烟暴露导致的疾病。
这并不是说国家不应该治理雾霾,监管部门不应该坚决执行。治理、监管固然重要,但如果打着健康的幌子,自治与呐喊是不是应该同行呢?
有朋友在朋友圈里发,柴静你知道中国这样,你干嘛不去美国生孩子?有朋友在下面回,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美国,最近有太多的朋友去了美国产子。柴静在37岁产子的时候也同样在美国。可是,有多少经济能力和各种条件不容许的亲人无法实现。可最重要的是:我们为什么非要去别人家的土地上生孩子!
柴静是烟民,但是不是还在抽烟,是不是还在开大排量的车只有她自己知道。但我相信,为了孩子,她一定会尽自己的每一份力去做日常生活中力所能及约束自己的事情。
作为曾经烟民的自己,写这篇文章之前很担心曾经的秘密被父母所知,被亲人所知,被曾经认为我是无恶习的纯洁友人所知。我知道今天写这些会得罪很多烟民,以及我曾经一同吸烟的小伙伴们,但我不怕。
因为亲们,你们痛恨雾霾、恐慌环境的真正原因,真的只是为了对国家失望、对未来绝望么?你们真的不是希望有个幸福,至少是健康的晚年吗?
我承认,有些人不怕死,就像曾经吸烟时的自己。写了这些,并不是想要奉劝谁来戒烟。瘾在心里,没有谁能逼迫谁,况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但是,请不要打搅有着不同生活方式的其他人和身边的亲人。
请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请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请不要在病人面前吸烟!
请在不吸烟的人面前吸烟时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你们不都觉得美国人很讲人权,很自由吗?
近来一直在写66号公路,有人问我66是什么?我说是自由,她问什么是自由?我想,
自由,是对梦想的追逐
自由,是逆境下的坚守
自由,是生与死的豁达
自由,是爱的归途
自由是除了可以平等呐喊,自由还包括了不断的自律!
自由,应该是律己与律人的同行。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