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尼生《The Eagle 鹰》赏析

(2012-07-16 07:41:35)
标签:

丁尼生

象征型文学

文学理论作业

分类: 【文学文字】

The Eagle 鹰 
by Alfred,Lord Tennyson  吴耀娟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那铁钩般的鹰爪紧扣着峭壁 
Close to the sun in longly lands, 

寂然的领地直接璧日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he stands. 

蓝天的环抱下它屹立如是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脚下如皱的海浪缓缓流逝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它于山墙上注视 
And like thunderblot he falls. 

恍若雷霆下之
    

初读此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只孤傲的雄鹰。诗的第一节刻画的是一幅静态的鹰之图。陡峭的山岩、广袤的蓝天、耀眼的日光无不突显出鹰的威风凛凛。诗的第二节描绘的是一幅动态的鹰之画。山脚下海浪涌动,山巅上鹰眼犀利,而诗的最后鹰之陡然降落更让人措手不及,恰烘托出鹰的速度之快,并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

再读此诗,除了形式及音乐美,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遣词上的用意之深。诗人连用"clasps""crag""crooked""close"等粗重拗口的以"c"为首音的单词,使人读诗的时候似与鹰栖居之地环境的恶劣产生共鸣。鹰虽高高在上,但它的周遭只有尖利的乱石与山崖,可为了生存它不得不以自己裸露的双爪去攀抓,挺立的背后是血和汗水的付出。但是,尽管它成功地站在了最高处,如日中天,却始终是孤独的,所谓高处不胜寒吧!一个"lands"更是将塔的孤寂无限延伸,一个"world"更显出鹰周围的空旷和它的突兀。

海本是波澜壮阔的,潮起潮落当是迅速有力的,但是诗人却说海浪因潮汐运动而耸起的脊梁如皱纹,海水的涌动也变得柔缓了,这是只有从傲立于峰顶的鹰的视角才能看到的景象,由此鹰的姿态更高、更远,高得接近太阳,远离尘嚣。这就又从侧面烘托出鹰内心的孤寂。它是那样的注视着,诗人没有用"look at(有意识地看)"也没有用"see(强调看的结果)"而是用了"watch",它是在俯瞰自己广阔的领土吗?是在凝视猎物的动静吗?还是端详自己的未来呢?抑或是悲悯自身的落寞呢?最妙的是诗的最后一句呀!晴空霹雳般一声巨响将读者从遐想中拉回,重新聚焦于鹰的身上。可偏偏诗人没有用"flies(飞落)"而是用了"falls(坠落)"我们不禁又陷入冥想:鹰是飞下来巡视自己的领土呢?还是俯冲下来捕食猎物呢?还是因为年老体衰而坠落的呢?更或者它是终不堪这份孤寂而纵身跳下的吧?

诗人清晰地描绘了一副鹰的图景,也成功地创造了多重想象空间,巧妙地让读者在现实与想象中来回往复,每个人都能寻找到那只属于自己的“鹰”。

当我们走出迷惘再次品读这首诗的时候似乎又会有新的发现。诗人频频使用"hands(手而非爪)""stands(特指人的站立)""he(他而非它)"这些拟人的词语,在诗人的心中恐怕这不仅仅是自然界中一只以动物形态出现的鹰,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形象。更有可能这是一名老者。为何这样说呢?诗的第一句写"crooked hands(蜷曲的手)"那是何等的沧桑!诗的第二句写太阳与鹰和栖居地无限接近,此处的太阳恐怕不会是从海面冉冉升起的诞曜而是日薄西山、流景扬辉。海水的流逝也是青春时光的流逝。那高高的山墙更像是层层筑起的心墙。但是诗却在最激动人心的一刻戛然而止了,留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便有了积极与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也许它象征的是一位坚持不懈的长者,老骥伏枥,不坠青云之志;也许它象征的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王者在孤独中看到了自己的迟暮,最终选择高傲地死去。

不久前看到这样一则希腊神话:代达罗斯与儿子伊卡洛斯用蜡和羽毛造的双翼逃离克里特岛时,伊卡洛斯因飞得太高,双翼上的蜡被太阳融化而跌落海中丧生。代达罗斯怀着悲痛继续飞行,他在西西里岛受到礼遇,并培养了许多有名的艺术家,成为西西里岛文化的奠基人。但由于儿子惨死海中,他多年来一直心怀内疚、闷闷不乐以致抑郁而终。看完这则故事我不禁想起丁尼生的《鹰》,那只无限接近太阳却始终远离太阳的鹰。或许它预示着没有谁是能永远站在顶峰的,人切忌骄傲自满、好高骛远,不然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相反,海壮阔绮丽,但它却总以缄默来淡薄自己的美丽,却反而能源远流长,永不止息。从代达罗斯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活不是水晶楼梯,尽管我们能像鹰一样克服种种生活中的挫折,但是心灵的伤和空洞是永无弥补的,我们要活在当下,不使自己后悔!

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六句,但却意蕴无穷。在不同的心境下看此诗总会有不一样的体会。以上仅是个人感受,未知作者本意如何。

PS:此为文学理论作业。原诗有多个译本,下为郭沫若之译本。

 

丁尼生作 郭沫若译

扭曲的鹰爪扣紧山岩,
头接孤峰上的太阳,
身披如洗的蓝天。
脚下苍海绽微澜,
傲立峰头闲看,
划然落,却似雷霆下九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