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遥远的《档案》

(2011-05-18 03:37:58)
标签:

杂谈

    “并不都是遥远的过去,有许多似曾相识的记忆。”这是我年少时一篇随笔中的一句话,却代表了我此时的心情。

    我已经想不起来究竟是何时何地与吕军相识,应该是很久远了,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他的形状是很难用语言和文字来形容的,现在就更难了,所以我在这里就不再费力描述了,总之是个相当热爱生活的人。

吕军是一个一直都抱着电影梦想的人,但是后来却一不留神在电视台找到了盒饭,后来他为了能吃更多更好的免费盒饭,所以决定做一档中国最牛B的栏目。

    2008年,正当人们都在关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吕军为《档案》吹响了集结号,几个从真理街13号走出来的年轻人带着十月革命的热情与吕门女将们在革命圣地红绿蓝宾馆会师了,《档案》也在这里孕育而生了。

   《档案》最初是分兵两路,一路负责再现,一路负责演播室的拍摄。当王勇带领再现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走进北影明清街的时候,《档案》打响了革命第一枪。另一路的开始才是《档案》揭开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一个关键性的人物终于浮出水面——石凉。

    石凉的到来为《档案》增添了光彩,也为《档案》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他是一个尽职尽责的主持人,每一份稿件他都会仔细研究,找出故事和结构中的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今天档案的风格。

   《档案》拥有一个开放和自由的创作空间,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因此《档案》是在矛盾和冲突中茁壮成长的。

    比如拍摄初期著名的白手套事件:

    案发地点:摄影棚

    事件起因:主持人在翻阅档案时戴还是不带白手套产生了强烈的争执,甚至一度停止拍摄。

    事件结果:最终“白手套”成为《档案》栏目的标志之一。

 

     从2009年2月4日《档案》第一期节目播出,如今已经走过了两年时光,一路走来,《档案》经历了酸甜苦辣,风风雨雨,三“士”同堂(石凉、姚安濂、赵立新),在一群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兄弟姐妹手中,终于化蛹成蝶,蜕变为中国最优秀的电视栏目之一。

    2011年,由于《档案》的辉煌,日播时代开始了,但因制作周期的缩短,给栏目组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在拍摄上压缩了许多形式,同时保留《挡案》的风格,以更加准却简练的方法完成创作。《档案》的成功不完全是靠它的形式,而是靠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语言方式和真实的故事。

今天是《档案》一个新的转折点,真正步入了日播时代,让挑战与压力来的更猛烈些吧,我们是一个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团队!!!

 

    “石凉走了,赵立新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

 

 你看 或者不看

《档案》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在 或者不在

 我们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

 我们的爱永远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走 或者不走

 白手套就在那里

 不舍不弃

 

 让《档案》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守 寂静欢喜

 

 

 

                                                         —— 热爱生活的《档案》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