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廊嘉宾】空间魔术大师史南桥

(2011-09-22 13:02:10)
标签:

空间

魔术大师

史南桥

时尚廊

世贸天街

许志强

文化

分类: 他们来过这里……

写在前面——

http://www.ccto.tv/newsimg/2007/2007410181138.jpg

史南桥,毕业于东海大学建筑系;曾先后荣获“生活空间展——最杰出空间设计奖”、“建筑工程自动化银牌奖”、“室内装饰设计金龙奖”等诸多奖项。早年在台湾创立高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1998年进驻中国大陆,并于1999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上海高迪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如今的史南桥,在台湾和内地的事业都平稳顺利地发展着……

此次专访之前,关于设计师史南桥先生的“丰功伟绩”我就听说了很多。听说他做了上海世贸的滨江花园,也听说他在台湾被称为“空间魔术师”,还听说他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2000多套样板房……

“设计不是光图好看,极尽雕琢,而是争取空间给人用,使用户生活上得到便利——设计的价值就在于此。”在室内设计界,史南桥的设计创作好评如潮,精彩的空间理念别具一格……因此,业内的朋友们送给史先生一个雅称——

 空间魔术大师史南桥

今年已五十开外的史先生,创作力依然惊人。经过岁月的洗礼,他的设计之中透现一种洗练,一种精准。如果你从来都喜欢他,今天的你肯定对他更加不离不弃。相反的话,也没关系,反正有多少人喜欢他,他从来不在乎。

设计“黑色幽默”

史南桥习惯一身黑色装束,习惯用这种“黑色幽默”让人忘却黑色的乏味。有关黑色强硬不浪漫、黑色单调不丰富的种种“黑幕”在史南桥身上一一得以平反:“黑色是舒服的、最能体现力量的和富于表情的。在我的作品中,你常常可以看到黑、白、灰三种颜色,用黑白灰即可勾勒出一个简洁的空间,这些色调象征着稳重、成熟。”他就是构思大胆,敢创新,你往往可以从他独特的设计之中阅读到他的理念、他的幽默、他的含蓄沉稳……

采访就从他坚持了七八年之久的黑色装束逐渐铺展开来。“黑色给人的感觉很简单,简单就是美丽的诠释!我设计的风格亦偏向于此。不喜欢过分华丽的装饰,浮于表面的东西往往让人受外界干扰太大,容易迷失方向,不能够完全沉淀下来。”善于利用空间作出各种效果的他,非常喜欢用镂空的装饰品加以点缀,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

谈及他的建筑专业,他说:“当初在大学选择这个科目,是因为建筑这一不纯然属于艺术的领域可以让你的想象自由驰骋。记得上大学建筑系开宗明义第一节课时,系主任对我们说,学建筑是服务人群的。当时很难理解高收入为富人盖房子的建筑师怎可能为他人服务呢?及至自己开始做设计处理好很多房型,让很多住在其中的人有更好的生活空间及条件,尤其针对许多没钱买大房的人,我的小空间处理手法,以及夹层的利用都为他们提供了最好的空间及舒适。这时我会感觉做设计师还是可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希望将来,我能够有一些更好的手绘能力,将心里的设计更直接地表达出来。”

与史南桥隔桌而坐,听他侃侃而谈,笑容里那种平易近人的亲切,让人暂时忘却了初见他时的矜持与拘谨而随意自然了。“平常与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觉得我随和好相处,但我A型处女座、追求完美的个性在工作中就会表露无遗,可能是这种性格让我坚持去追求好的作品。”幽默依然,但却是内敛的,含蓄的。

快乐的选择

“在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设计师往上爬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持着学建筑的一些理念,那就是功能性的、空间性的、效率性的。创业之初,手上都是一些小的家装案子,遇到的业主都是用最少的预算,期待最大的发挥使用。因为很用心的做每一个托付的案子,所以体会了很多专为没有很多钱的人处理房子的技巧。经由多年来许多个案的训练,从而培养出了对空间把握的专业能力。”被业界喻为“空间魔术师”的他,重新在回忆里揭开了三十多年设计生涯的点点滴滴。

“我毕业后没进过任何大公司就自己创业了。在台湾创立高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后,1998年进驻中国大陆,并于1999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上海高迪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为什么最终选择上海作为开办分公司大展拳脚之地?他说,这是有一部分情感渊源的。

史南桥的父亲在去台湾前曾在上海读书,母亲则是江南大户人家的小姐,也在上海生活过,以后他们在台湾相遇而结合。对于生长在台湾的史南桥,从小听父母讲到上海的种种购物情致,十分向往。就这样,他把高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由台湾带到了上海。现在,史南桥有两个家,台北一个,上海一个;有两个公司,台北一个,上海一个。能在向往已久的地方做最得心应手的事业,这何尝不是个快乐的选择?

为了选择100个瞬间的图片,审视了数千张过往作品的照片。这位从业多年,经验和成果都很丰富的设计师,也一直保持着内心的敏感和某种固执。比如,他会给自己定一个很难实现的、高难度的标准,在努力达到的过程中让自己成长;他喜欢打篮球,而且自认为还不错,歌也唱的不错。如果没有出差,周六打篮球,周日固定会陪妈妈吃午饭,其他时间就用来陪做软装的老婆逛逛家具店!这个相对敏感又相当谨慎的男人在专注地享受着自己选择的快乐生活。

空间魔术师

在台湾,舆论界的说法是史南桥在小空间的设计上特别出彩,所以业内的朋友们送给史先生一个雅称:“空间魔术师”。他说这得益于多年来许多个案的训练。他的经验是,“做小面积住宅的设计,必须寸土必争,锱铢必较,但是完成时它又得有恢弘的气度。设计不是光图好看,极尽雕琢,而是争取空间给人用。比例、尺度、切割……都是修正空间需要的技巧。而运用穿透、环抱、层次、借景,能够再造一个空间,但万不要做虚掷个人空想的空间转换。使用户生活上得到便利——设计的价值就在于此,设计师要时刻以很专业的眼光和态度来处理手上的设计案例。”

当记者要求把小面积住宅设计技巧再具体化一些时,他呵呵一笑。“解决小面积住宅的设计技巧,在于使空间与家具有更多复合性的使用,借以扩展原有的狭隘格局;运用地面的高低差,解决家具中桌椅的使用需求,也平添了层次和深度;用较单纯的色调,能增加视觉上的延伸;而用镜子营造的错觉感,则巧妙争取到了未曾实际出现的等倍空间;做错层的本义并非压缩空间,而是在考量居家的实用性后,充分运用可资利用的三度空间,用交错与堆叠转换上下间的垂直与连接,令水平面积有更多的扩展。……”

 “作为一个设计师,你的风格不能太极端,或者仅局限在一个层面。设计是服务于人群的工作,它太具体而常常需要你把握住现实和美感的分寸。纯粹功能性的解决,只是一个设计的雏形,所谓‘理性的工程’;而设计的最高境界应涉及艺术感的层面。开始是以功能性来考虑,靠空间来解决实际住宅的需缺,最后则以艺术性来表达,让人感到美,感到舒服。这样的兼顾需要刻苦的专业精神、活学活用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艺术通感,还有不断累积的各种实践经验。做过千多个案例,亦是经过无数历练才形成自己一套可以自如挥洒的成熟手法的。”谈起如何将小户型设计的空间放大,史南桥信手拈来。

简洁多元化

阳光透过玻璃窗射到房子里,无处不在,虽是深冬但一点也不觉得冷。对于自己家的设计,或许是因为自己设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获奖的激动,史南桥兴致高涨,“我的家很简单,我自已住的房子是240平方米,也就三个人在住。但我在很多地方该利用的空间我还是要利用,我可以把240平方米做出350平方米的效果。从业这么多年,我个人还是很倾向于自然的设计,不是刻意去做出来的东西。所以,自己家的设计无论从空间或材料的运用上都非常自然,完全依照个人喜好而作,不仅使空间得到非常充分的利用,而且整个家里几乎看不出设计的成分,没有刻意的做作,只有完全的舒适。但这在需要许多精彩来吸引买者的样板房中是无法作到的,某种程度上讲,我的工作与自己的喜好存在着矛盾,也正因如此,使我有更多机会创作多元化风格的作品。回头把这些获奖资料发给你,你可以了解的更详细些。”

其实要界定史南桥的设计很困难,他的风格几乎没有什么轨迹可寻。比如说空间,比如说形状,比如说把物料作不寻常搭配,还有调皮的态度和源源不绝的幽默感。“可能我会刻意去做空间,但不会刻意去做什么风格。我是学建筑的,所以一直坚持‘用建筑的手法去做装饰’,如果非要界定一种风格的话,那就是简洁。”

设计师史南桥喜欢简洁明快,不太倾向于仿古的设计。他认为“传统的精华是无法通过模仿这么简单就能达到完美的。古旧的风格是因为当时的审美意志和时代个性造就的,那种美属于历史,也是一次性的,我们后人是无法轻易追赶的,如果生搬硬套便于工作会失去美感,失去当代的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仍然是有关于史南桥自己家的设计,因为空间的巧妙利用与他在空间运用的设计上精巧构思,使得整个空间异常简洁,分割很有趣致,隐蔽了许多功能空间,一点儿也不感觉逼仄,并因此获了奖。“我一直希望从建筑的角度来做。我们不像一个画家或者雕刻家在做一件艺术品。我们是做空间的,虽然空间设计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但我们不会把自已定义到一个艺术家的层面上去,我们不是。从最现实的角度出发,做生活最需要的。”这就是诱发史南桥亲自操刀的终极原因。

超越,永无止境

史南桥先生在设计界执业三十余年,曾处理过上千个案,独到的空间利用方法以及多样化的设计风格为房地产公司销售创造了无数的佳绩。从1998年进驻中国大陆,到1999年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上海高迪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至今,近十年的风风雨雨让史南桥的设计理想得到了回归。

谈到设计与施工的衔接矛盾时,史南桥说,“如果没有好的施工质量,再棒的作品也得不到表现。我的设计通常都很简洁,这就更加要求施工过程的精度,但这方面大陆作的还有些欠缺。”

“至于自己一手创立的公司,我当然希望它不要像我一样‘退休’,而是越来越壮大,所以我希望别人记住的是高迪设计,而不是史南桥设计师,这是我的目标。”在高迪,你会发现每个人都称史南桥为史老师,这个从台湾带来的习惯一直保存至今,人性化的管理让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消弥,在无距离感的沟通与交流中拉近了彼此。

在高迪成长的8年里,史南桥说,有数不清的困难和难以忘怀的经历,尤其是创业之初,史南桥常常会为了一个项目连续几天几夜加班加点,只为做出一件自己满意的设计。“室内设计界有一个误区,由于太过市场化,设计师们往往会给自己的发展竖起屏障,他们看不到行业的未来,不能‘纯粹’地去创作。但一个好的设计师,如果不能把设计当作人生爱好,就难以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设计师很感性,企业家却要保持理性。做设计很快活,天马行空,而企业管理则需要细致认真。”史南桥及时找到了那存在于艺术家和企业家之间的平衡点,可他还是说,他更喜欢前一个角色。“有时我在想,如果我去做律师或其他任何工作可能都会更有成就,因为设计实在是很耗费时间的,往往是在追求一个永远也无法达到的目标。但转念一想自己其实还是喜欢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做了其他工作未必有同样的热情。所以还是作设计师吧。”

在采访时,对于高迪八年多来的发展历程,史南桥淡淡带过,他谈得最多的,还是他钟爱的设计,他想把高迪打造成全国最好的室内设计企业。“8年来,高迪的发展非常迅速。除了设计样板房及会所个案,更在建筑及商务空间设计方面一展所长。高迪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得益于企业的发展策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现在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而就是因为这样的客观条件,我们才应该更大限度地去发现市场的空白,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了公司将来的发展,史南桥正在为更大的机会做着最好的准备。

 

感谢七星海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5205c0100085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