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尚廊活动】虚构的入口- 徐坦对话胡昉

(2010-11-18 15:36:44)
标签:

虚构的入口

徐坦

对话

胡昉

时尚廊

香港太古地产

许志强

文化

分类: 现场回顾(听听时尚廊讲座)

【时尚廊活动】虚构的入口- 徐坦对话胡昉

http://img3.douban.com/mpic/e350506.jpg徐坦对话胡昉" />

开始时间: 2010年11月19日 周五 19:30
结束时间: 2010年11月19日 周五 21:00
地点: 北京 朝阳区 三里屯路11号院三里屯VILLAGE北区(瑜舍酒店北侧)N8楼LG层
主办方: 时尚廊  http://img3.douban.com/pics/icon/host_big.gif徐坦对话胡昉" />
组织者: pianissimo  
类型: 讲座/沙龙
80人感兴趣   13人参加

 

活动介绍

活动地点: 时尚廊三里屯VILLAGE店
地点: 北京 朝阳区 三里屯路11号院三里屯VILLAGE北区(瑜舍酒店北侧)N8楼LG层 咨询电话:010-64132856
无需报名,因场地有限,座位有限,到场观众座位先到先得,请配合工作人员安排。

关于徐坦
徐坦,1957年生于武汉,现生活于广州。在九十年代,他是实验艺术工作小组“大尾象”成员,时至今日,徐坦还是保持着他“漫游者”的生活方式。他敏感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化,不停地追问当代艺术的边界何在。他的工作方式更像是一个思想者而非仅仅是视觉层面的艺术家,他的一些作品在产生的当时尚无法定义,而在今天更显其存在的意义。其作品曾参加第53届及50届威尼斯双年展、柏林双年展,广东三年展等国际大展。“关键词学校”项目的开设,是基于中国艺术家徐坦自2006年..(全部)
活动地点: 时尚廊三里屯VILLAGE店
地点: 北京 朝阳区 三里屯路11号院三里屯VILLAGE北区(瑜舍酒店北侧)N8楼LG层 咨询电话:010-64132856
无需报名,因场地有限,座位有限,到场观众座位先到先得,请配合工作人员安排。

关于徐坦
徐坦,1957年生于武汉,现生活于广州。在九十年代,他是实验艺术工作小组“大尾象”成员,时至今日,徐坦还是保持着他“漫游者”的生活方式。他敏感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化,不停地追问当代艺术的边界何在。他的工作方式更像是一个思想者而非仅仅是视觉层面的艺术家,他的一些作品在产生的当时尚无法定义,而在今天更显其存在的意义。其作品曾参加第53届及50届威尼斯双年展、柏林双年展,广东三年展等国际大展。“关键词学校”项目的开设,是基于中国艺术家徐坦自2006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关键词”研究和调查活动。他通过访谈和讨论,在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群中间持续“搜寻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重新置入到新的对话情境中——“关键词学校”就是为激发这种交流而展开的新公共空间。

关于胡昉
胡昉,1970年生于浙江,生活在广州和北京。他是小说作家和维他命艺术空间的创办人之一。生活和工作在广州和北京。胡昉的小说、艺术/文化评论发表在国内外多种艺术/建筑/文学杂志上。他出版有小说《感觉的训练》、《购物乌托邦》、《镜花园》以及文化评论集《新人间词话》、《观心亭I》、《镜花园》。他的艺术策划实践,反映在维他命空间的个展和广泛发生于国际不同情境中的艺术项目之中。他曾受邀为第12届卡塞尔文件展杂志(document 12 magazines)工作。他是2006年新加坡双年展的联络策划人之一,2007年里昂双年展的艺术家提名人之一以及2008年横滨三年展的策划组成员。



徐坦:《科云的词,关键词学校青岛》

《科云的词》是艺术家徐坦进行中的"关键词学校"的最新出版物。这个出版物既和发生在一个名叫“Cowin Global”工厂里的“关键词学校”有关,也是徐坦的研究活动在纸上空间的延伸。徐坦和工厂的员工一起探索通过色彩呈现的语词背后的集体意识状况,色彩第一次在关键词和对关键词的解释之间扮演了联接的角色,也使得这本书成为一本色彩纷呈的“意识的色谱”。从2006 年至今,徐坦持续通过“关键词”的方式研究和呈现在全球情境中的社会意识状况,他提出这样的假设:在中国情境中,艺术既不是观念的,也不是感性的,艺术是“意识的”。这本书和徐坦的《关键词词典》(2008),《关键词学校-威尼斯》(2009)将构成关于“关键词项目”的“三部曲”。

胡昉:《镜花园》

《镜花园》从男女主人公的见面开始,在倒叙的时间中,主人公开始步入一个建造一座名叫"镜花园"的主题公园的旅 程,在这其中,一座生活的迷宫渐次展开。《镜花园》这本书同时包括了对现实的截图,那些现实中的踪迹(广告,公共信息,留言条,价目表……)无时 不刻在向 我们传情达意:现实正写着自己的小说,现实不仅向我们表述着自己,而且,她生产故事的能力在今天已经远远过剩。由此,对于本书作者胡昉来说,"我也许不是 这本书的作者,只是被世界和世界中的中国裹挟而走的旅人"--是现实在写着自己的小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